第38章 好事多磨 (第1/4頁)
小貓愛吃魚老鼠愛大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孫承宗、袁可立接連三次求見,常洛見躲不過,只得硬著頭皮接見他們,兩人苦口婆心地勸,常洛只是不聽。
到最後,兩位老臣也無計可施了,愁眉苦臉地乾坐著。
常洛苦笑道:"議和是孤的主張,天下的譏笑訕謗都由孤一人來背,牽連不到卿等身上。"
孫承宗也苦笑:"後來的史官可不會這麼寫。"
常洛問道:"莫非孫先生為了這一身羽毛,想撂挑子?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就太令孤失望了。
孤這樣做,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絕非一時之衝動。國家危亡,積痾纏身,只有出此奇招險招才能化險為夷,轉敗為勝。"
孫承宗、袁可立是最堅定的主戰派,現在讓他們主持與建州議和的事務,這個彎實在轉不過來。雖然太子信誓旦旦是假議和,可是外人怎麼知道呢?
明朝的君臣,把面子看得比天還大,不論是何方蠻夷,只要你稱臣納貢奉正朔,表現得恭順一點,什麼好處都可以給你。
從萬曆十四年開始,努爾哈赤就不停地攻打女真各部,明朝君臣只要不是瞎子傻子,就能看出努爾哈赤必成大患。
可是隻要他還一如既往地稱臣納貢,明朝君臣就可以裝聾作啞。
失裡子事小,失面子事大,現在努爾哈赤已經自稱天命可汗,自立天命年號,若與他議和,面子何在?
來之前,兩人就已經商量過了,如果勸不轉太子,就聯袂辭職了事。
孫承宗站起身來,拱手說道:"臣年老體衰,不堪驅馳,求殿下放歸鄉里。"
常洛怫然作色,問道:"孤的苦心,你怎麼就不能明白呢?"
孫承宗反問道:"臣的苦心,殿下又豈能明白?殿下是一國儲君,不思剿滅建奴,卻思與之議和,天下人都不會諒解的。臣既然不能匡正殿下得失,又有何面目待罪內閣?思來想去,不如歸去。"
常洛心中隱隱作痛,問袁可立:"卿也是此意嗎?"
袁可立很乾脆地答道:"是。"
常洛咬著牙,恨恨說道:"好,孤是趙構,你們是岳飛、韓世忠,道不同,不與謀,你們走吧!"
孫承宗道:"殿下的苦心臣是知道的,可惜世人不會知道。"
常洛斷然道:"孤一生行事何須人知?"
孫承宗、袁可立本來是以辭職逼迫太子改弦更張的,卻沒想太子主意如此之堅決,想留無法留,想走不甘心,當下騎虎難下。
常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