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四面楚歌 (第3/5頁)
小貓愛吃魚老鼠愛大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
金州是朝鮮南部沿海第一重鎮,日本人從這裡奪路而入肯定來者不善。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兩面受攻也就算了,日本居然也趁火打劫。
皇太極面如死灰,心中油然生出大勢已去之感。
代善看了薩哈璘的信,亦是半晌無語,良久問道:"日本為什麼在這個時候橫插一槓子?這可如何是好?"
皇太極低垂著頭,一聲也不言語。
北京,乾清宮西暖閣,常洛坐在火爐邊向火,在他的右邊下手坐著孫承宗。
孫承宗手裡拿著一封信,這封信是孫傳庭的奏疏。
在奏疏中,孫傳庭說——
"因為前線軍情緊急,又隔著重洋,來不及請示朝廷,自作主張與日本幕府將軍德川秀忠達成協議,與他協同進攻朝鮮南部沿海。"
"在其中穿針引線的是一個福建商人,名叫李旦,此人手眼通天,不僅與日本幕府及各藩關係密切,而且與荷蘭人過從甚密。"
"此人不僅促成了德川秀忠出兵金州,而且聲稱可以調停盤踞於澎湖島上的荷蘭人與福建地方的對峙。"
"荷蘭人大型商船上通常配備兩門紅夷大炮,戰船上則配備六至八門,戰力極其強悍。如果能借助荷蘭人的實力,屠滅建奴,亦不失為良策,建議朝廷予以考慮。"
孫承宗一字一句看完信,說道:"伯雅年輕,的確敢想敢幹,但臣以為不可。"
常洛淡淡問道:"為何?"
孫承宗道:"倭人為害東南二百餘年,是天朝一大患,生性言而不信,反覆無常,伯雅是怎麼跟倭酋說到一塊去的?至於紅毛夷,偏僻乖戾,不識禮儀,更不可信,以臣愚見,還是少沾染的好。"
對於孫承宗的反應,常洛並不感到意外。
畢竟明朝計程車大夫始終沉浸在天朝上國的迷夢裡,根本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麼寬廣,外面的局勢有多麼變幻莫測。
他們對日本的印象,還停留在朝鮮之役。
豐臣秀吉死後,德川家康掌控了日本。最初進入日本的歐洲勢力是西班牙和葡萄牙,日本人稱西、葡兩國為"南蠻人"。
後來進入日本的是英國、荷蘭,日本人稱之為"紅毛人"。
"南蠻人"以傳教為目的,為了傳教而向日本提供製造鐵炮所必需的原料和技術,其次才是為了傳教。
"紅毛人"對傳教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