憨憨小狼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鐵牛也是泥腿子出生,我也不想做自己仇視的那種貴人。
只要搞得好,我就同意了你這管理辦法。趁大家還沒開始秋收,我們三天後開村民大會。”
值得一提的是黃平這個泥馬更像泥船,畢竟沼澤裡,為了安全著想不能像那個記者用那個,劃得走就行。
沼澤裡用需要更寬一點,前面加像船頭的斜面板,使用的時候改為單腳跪坐,降低重心。
村民們像鐵牛一樣,對這個小老師驚為天人,而黃平不以為意,繼續他的教書大業。
黃平教那些小傢伙認字的事情,傳遍了雞泥村及附近幾個村落,黃平教書的要求和方法也都一起傳了出去。
所以往這送的孩子是一天比一天多,最終有四十二個,全都是四五歲能跑能跳,就是還幹不了農活的。在家也是養著,扔到黃平這裡也是養著,還能讀書識字,那不是佔大便宜了!
於是黃平張三成了附近村民口中的黃老師和張老師,在附近也是人人爭相問好的存在了。
黃平的課程照樣是百科小知識加上名詞生字,張三也定型了他的愛國主義教育家生字生詞。
兩人在教書的同時也不忘宣傳自己的政治理念,不過這些孩子現在是不懂的。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給他們安排上了的,“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
這些詞時不時從小毛孩們的口中說出來,他們自己不懂,但有些大人懂,畢竟逃難,沒點腦子,也不能拖家帶口到達這裡。
而且小傢伙們回去是有任務的,學了些什麼,學會了什麼字,即使老師不安排,家長自己都要追著問。
這簡體字不就傳播出去了,雖然現在黃平兩人教的字都是東一個西一個,但是每個字的意思都是解釋清楚的。
張三每天除了上課,還有黃平給他安排的任務,陪木匠研究造紙和印刷。印刷模板在第三天就雕好了,就是張三那篇三字經,張三和黃平商量了一下改為了,《華夏簡史歌》(對於這個時代來說就到這了)。
印刷書就等木匠浸泡的原料泡好後,打紙漿了。木匠花了三天,就把黃平要的桌子板凳搞了出來。
黃平試用之後,木匠就接到了接下來近二十天的活——黃平按後世課桌椅子設計的50套學生桌椅,一套50錢。
木匠伸手的時候,[黃平掏兜](?ˉ??ˉ??):“嗯,賒賬!”
木匠(/_\):“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