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人圈子是最快響應的人群,華人在西方古典音樂圈太少了,出色的更少,但凡出一個,就很值得吹一吹了。
用繁體字的和用簡體字的都迅速轉發。
雖然不懂,但不影響他們吹。
而且還是往天上吹。
連文寧的校友都被驚動了——
“是文啊,我跟他是同學,他悟性確實好,老師們都很喜歡他。”
“哎,我老師還總拿他來嘲笑我,說我比文年紀大,還不如文彈得好。”
“合奏的時候我最愛跟文合作,他好可愛的!那時候他臉比現在還要圓一點,非常非常可愛,要不是他不願意,我就跟他姐弟戀了。”
“沒想到文去了中國,不過文很厲害,他會毛筆字,我第一次看到有人寫毛筆字,以前我從沒想到用軟趴趴的筆還能寫那麼好看的字。”
在外網發酵,吹了幾天之後,國內終於出現了搬運。
鄭曉沒有讓公關部找營銷號搬運。
營銷的太明顯了沒好處,背後推波助瀾一下就可以了。
最先把奧斯頓的小作文和外網評論搬運回來的是一個字幕組的成員,梁芋,她在圈內小有名氣,因為翻譯的十分精準,所以有幾萬粉絲,雖然每次發微博評論都冷冷清清,但活粉還是有的,她同時也是文寧的路人粉,對文寧的事並不太瞭解,在外網刷關注的時候,看到了一個演員的轉發。
這位演員在國外混的不怎麼樣,奈何顏好,金髮碧眼,好不容易接到一部電影的男配角,因為要在裡面彈鋼琴,導演又不準用替身,所以給他請了個老師。
結果他靠這個沒什麼戲份的角色一炮而紅,很多粉絲都是因為他彈鋼琴的畫面唯美又高雅才粉的他,所以為了留住粉絲,他努力往古典音樂圈靠。
看到老師轉發之後,他就立馬轉發了。
畢竟是正當紅的演員,活粉很多,雖然也有粉絲嘲笑他連個國外的鋼琴家都要巴結了,但更多人還是很給面子的轉發了起來。
梁芋一看就發現那是文寧在明日晨星的節目,激動之下連夜截圖翻譯,第二天一早就發到了自己的微博上。
她還興奮地發博說:“看看!我粉的是什麼小天才!入股真的不虧!”
她還給所有轉發的古典音樂圈大佬都做了人物介紹,總之就是誇文寧的大佬們牛逼,那文寧也牛逼,四捨五入就是文寧的粉絲也很牛逼。
她不知道,她發的這條微博,會在網上引起多大的波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