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第3/3頁)
繆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尤其如廁後不願意沖水,英國軍官們為此指責並刁難他。蘇聯年輕人像德軍營房長官投訴,德國人認為自己插手戰俘的廁所事務實在有損顏面,便放任不管。蘇聯年輕人認為自己受到英國人與德國人的雙重侮辱,仰天叫罵數聲之後,投身在通電的鐵絲網上,自殺而死。
這個年輕人的父親是世界上最有權力的人:約瑟夫斯大林。
1984年,這個故事被一個捷克作家用法語寫在她一本書的第一章。她的這本書有一個探討生命輕重的命題。捷克作家認為在整個二戰之中,年輕的斯大林之子的死才是最為重要最為隆重的死亡。因為他是真正為了自己的榮譽和生命而死。
在這裡將故事的人又想起小時候聽到的一個少年英雄的事蹟。男孩從小聰明上進,品學兼優,相貌清秀可愛,他十四歲的時候為了撲滅山火而犧牲。少年英雄的遺體被發現的時候,雙腳邁開弓步,他的雙手緊緊地抱著一顆小樹,扔保持著向上攀登的姿態。
男孩為保護林木,村莊與衛星設施犧牲,是他自己的選擇,他是個勇敢的好男兒。對於少年英雄本身,我像所有人一樣心懷敬仰並無絲毫爭議。
可關於學習少年英雄,勇於獻身保護國家財產的教育持續了數年。每週的升旗儀式上,我胸前戴著紅領巾,跟同伴們一起聆聽事蹟,接受教育,隨同眾人表示自己誓死願為的時候,卻最常在心裡問一個問題:我或我同學的小命兒與3500畝林地,究竟哪個更重?
少年的事蹟最近數年不再被人更多的提起了,偶爾歌頌的時候也是更強調了他自己的勇氣和決絕的選擇,號召向這位少年英雄學習的論調聽得也漸漸少了。顯瑒然衡量生命輕重的標準有了潛移默化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