憨憨小狼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原來……
譚交先是在常山和中山來往交易,主要就是走商賣我們黨的特色產品。
包括改良的農具,便於儲存的部分特色小吃,只要是中山沒有的,他都帶點兒過去。
又從中山國買進糧食物資到常山,中間還和在下曲陽的張寶聯絡過,張寶拿下下曲陽也有譚交和我們黨的功勞在裡面。
不過下曲陽主要是黃巾的地盤,譚交也只是放了幾個聯絡點在裡面,沒有過多幹涉黃巾的發展。
往來中山多次之後,譚交物美價廉,商品稀奇好用的名聲也在中山打響。
引起了無極甄氏的注意,倒不是看上他了,或者他有什麼威脅。
他一個十來人只敢在百十里內跑跑的小商隊,還不夠格影響甄氏的生意。
曾家主要是看上了他的產品,找他問能提供多少量。
最後一番運作,譚交掛靠在甄氏巨輪上開始往邊境和南方到處跑商。
去草原換過沒人要的羊毛,買過牛羊,也被馬賊追殺過幾百里。
去涼州看過大西北風沙裡的漢子農時務農當兵守糧食,閒時化身為匪黑吃黑。
甚至去過羌族大雪山下的部落裡,看到了部落間的原始廝殺,很難想象曾經他們和華夏同根同源,卻因為生存環境,回到了原始部落時代。
生活水平回去了,武器水平卻發展到了鐵器,這樣的後果就是,部落間殺人更更快了。
如果硬要說有優點的話,就是戰爭死人快了,戰鬥結束得早,物資損失少的情況下,勝利者還是願意多接受一點奴隸的。
邊境人民過得很慘,你以為內地州郡的人民就過得好嗎?
譚交對此擁有絕對的發言權,因為他想在饑荒地區平價賣糧,被甄氏警告了,準確來說不止是甄氏警告了他。
因為他賣出第一批糧食之後,甄氏商隊的管事就找到他,讓他要麼跟著其他商家漲價,要麼撤下甄氏的旗幟。
並且還點了一句,你對面是四世三公的袁氏的糧店,他們都買不到低價糧,你能買到?
譚交無法,只能跟著糧商漲,在乾旱最嚴重的青州,糧價一度達到了恐怖的一斗二百錢。
這個價格別說百姓吃不起,報出這個價格的時候,譚交都要找個結實的木屋躲著,他怕太陽打個閃電下來,活劈死自己。
至於為什麼青州靠海的地方那麼多,人們都不去近海的地方捕魚,在看到守著捕魚點的軍隊之後,譚交恍然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