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閃擊波藍咳咳閃擊潼關 (第1/3頁)
喜歡刺果子的溫闌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之所以先零羌突然直稜起來敢去曹魏的地盤上打秋風,是因為羌人知道魏軍打了敗仗,蜀漢佔據了關中,現在曹魏的局勢很不好,也就僅此而已了。
羌人首領一開始的算盤是,卡住了北地郡到上郡的路,萬一有逃跑經過的魏軍,抓起來,無論是帶回自己部落當奴隸,還是送到蜀漢那邊都合適,畢竟人是三國各方勢力都需要的人口,尤其是這種青壯。
一般情況下,打仗時真正死在戰場上計程車兵其實並不多。打仗可不是簡單的打架鬥毆,而是需要策略和戰術的。
除了遭遇戰等特殊情況外,通常雙方軍隊都會將精銳計程車兵擺在前列形成軍陣,然後將其他防禦力較差的步卒,或者是遠端的弓手放在後面,形成近、中、遠不同層次的有效殺傷。
在有軍陣的保護下,戰鬥並不是像影視劇中那樣混亂無序,在實際戰爭中,作戰都有著一定的套路和方法。
只要軍陣不散,士兵們就能在前方精銳的帶領下穩步推進,並有效地收割敵人的生命。兩軍對戰也是比誰能率先突破對方的防禦,然後攻擊後方薄弱地帶。面對強大的敵人,如果軍陣不亂,那麼對方將毫無辦法。
然而,一旦己方的軍陣被突破,那麼等待著士兵們的結局將會是被敵人衝上前來收割他們的性命。如果運氣好一些,或許還能成為四處逃竄的潰兵,逃脫敗局。
因此,才有了“兵敗如山倒”這樣的說法。
在古代社會,除了少部分精銳部隊或私人部曲屬於職業軍人外,大多數士兵實際上只是臨時招募的戍卒。他們平日裡拿著鋤頭種地,戰時則拿起兵器上陣殺敵。
這種士兵的本質決定了他們在戰場上首先考慮的是保住自己的性命,而不是去追求所謂的戰功、榮華富貴。
只有活下來,才能談得上其他。
所以,那些死戰不退的精銳消亡,或者是軍陣被破,就會產生不少的逃兵或者是潰兵,這是很正常的現象,沒有人會看到己方敗了,還傻呵呵的等著對面來人衝過來進攻,所以戰後能夠收攏潰兵,或者是能夠抓敵方俘虜,就是一個將領必會的專案。
先零羌想著,就算是不能夠衝進曹魏地盤劫掠糧食跟資源,劫掠點青壯人口也行,抓點奴隸回部落也是好的。
後來想想,一個一個抓太麻煩了,況且這群人畢竟是曹魏計程車兵,不是什麼老弱病殘,要是逃命,羌人去抓還容易產生損失,不如先把關口占領了,打包賣給蜀漢,他們能抓多抓少無所謂,羌人就掙一錘子買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