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都是人情世故 (第1/3頁)
喜歡刺果子的溫闌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跟無米下鍋快白了頭的曹真不一樣,葉倫在長安城裡也快要愁死了。
這件事還要從諸葛亮和後宮們說起……
這段時間,諸葛亮幾乎每天都是日理萬機,忙得不可開交。
此次北伐取得了巨大的勝利,蜀漢的地盤足足擴大了一倍之多!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更多的事務需要處理,更多的問題需要解決。而在所有的事務之中,最讓諸葛亮感到頭疼的,無疑是前期的官員任命工作。
為什麼這麼說呢?每一次的官員任免,都可能影響到一方百姓的生活和命運。因此,必須謹慎對待,不能有絲毫馬虎。
並且這個任命工作不僅僅關係到國家的治理和穩定,更關係到人心的向背。
比如說,對於那些在北伐戰爭中表現出色、積極響應大漢號召的地區,比如天水三郡,這些地方的官員應該得到重點提拔。他們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扛起大旗,撥亂反正,心向大漢,為大漢做出了傑出貢獻。
因此,對這些人的獎勵,不僅可以激勵其他地方的人民,也可以為以後的戰爭樹立起一個良好的榜樣。
這樣一來,下次打仗時,敵人的抵抗意志可能會降低,從而減少己方士兵的傷亡。
同時,如果能透過招安或招降等方式將對方納入自己麾下,那麼對未來的戰爭將會產生極大的幫助。古人云:“攻城為下,攻心為上”,正是此理。
而且,天水三郡由於反抗得較早,他們的人口和土地都倖免於難,沒有受到戰火的波及。特別是那些沒有被曹叡帶走的部分,更是能夠率先恢復生產,發展經濟。如果能將這些地區的官員選拔得當,那麼這些地方很有可能成為蜀漢的重要支撐點。
與此同時,一些朝廷的官員們也被外放至各地去體驗民情、考察民生,深入瞭解百姓的需求和疾苦。
特別是那些投靠到荊州派的底層官員們,他們在地方治理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因此可以藉此機會外放到地方去鍛鍊一下自己的能力。
既然這些人已經選擇了投靠荊州派,那麼作為老大,就必須給予他們一定的利益回報,否則誰會願意跟著一個毫無建樹的組織呢?當然,諸葛亮也會認真考察他們的能力,畢竟不能公器私用,有失公允,這樣對誰都不好。
諸葛亮不僅是荊州派的老大,也是大漢的丞相。
不僅僅是荊州派內部,就連益州的許多荊州派成員都因為此次朝廷部門的搬遷而更換了職位,還有一部分官員因在北伐戰爭中立下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