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鐵骨錚錚 (第1/3頁)
喜歡刺果子的溫闌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遠在永安。
“父親,當真要扣下出使東吳的使者嗎?”李嚴的兒子李豐面帶焦慮的說道。
“諸葛村夫他賣國,可恥,老夫不能跟他同流合汙!他屢次三番聯合東吳,可那幫鼠輩對咱們做了什麼?”李嚴毫不掩飾對諸葛亮的不滿。
按理說,李嚴跟諸葛亮都是荊州人,諸葛亮躬耕於南陽,李嚴也是南陽人,本來同為荊州人,應該都是荊州派。
奈何投效的時間並不同,導致了兩個人分別掌管了不同的派系。
諸葛亮是在老劉同志在荊州立足的時候就投奔了,給老劉佈置好了未來的戰略計劃,在這之前老劉只能算得上是一個落魄的軍閥,打到哪裡算哪裡,發展了這麼多年一直沒有穩定的地盤。
而李嚴則是在劉備入川的時候投奔的,那個時候李嚴已經是劉璋手下的一名人物了,麾下也有不少的小弟,自成一派,當李嚴率人投奔的時候,形成了東州派的勢力,介於荊州派跟益州本地派之間。
同樣是外來戶,也分了先來後到。
不僅如此,兩人政見分歧也極大。
跟諸葛亮玩了命的聯合東吳兵分兩路出擊曹魏不同,李嚴堅持一鼓作氣,順流而下,根據先帝的戰略構想,如果能幹掉東吳,一定要果斷出手,大不了跟曹魏南北劃江而治。
哪怕做不到這點,也要趁東吳衰落的時候施行一場戰略訛詐,拿回原本屬於蜀漢在荊州的地盤,就是歷史上跟東吳劃湘而治;哪怕這些都做不到,李嚴安心守家,那東吳也不敢來犯。
當然,諸葛亮並不會在政治上跟李嚴爭口舌之利,但是荊州派私下裡可沒少抨擊李嚴。
為什麼仇視東吳?還不是因為李嚴的權利範圍就在江州,如果跟東吳聯合了,李嚴就沒作用了,為了一己私慾,就破壞大的戰略,李嚴不識大體,巴拉巴拉……
李嚴只恨自己不能直達天聽,沒有辦法為自己,為整個東州派發聲,在陛下的身邊都是荊州派的爪牙,感覺成都朝中都是一群佞臣。
苟安捱打的時候,李嚴一度心死,跟老劉同志的百分比信任不同,自從自家陛下登基以來,李嚴的地位就直線下滑,自家陛下在成都的時候只聽諸葛亮的話,卻聽不到李嚴的聲音。
再後來苟安在自家陛下身邊行走的時候,李嚴彷彿看到了一絲希望。
可這希望太過渺茫。
自家陛下久居長安,原本李嚴到成都的距離就很遠了,如今長安到永安更是路途漫漫,遙遙無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