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萬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到軍營取了馬,和韓翊回范增處報告了情況。范增的臉色刷地變得雪白,他抱怨道,
“這張耳是怎麼挑的丞相?難怪不得常山國會那麼容易地就被攻下了。丞相之職,在於輔佐。就這麼個人,事先不為張耳做好未雨綢繆的事,以至於陳餘借了田家那麼點子兵就那樣輕易地就把常山國給滅了。
他倒好,到了這一步,項王沒有怪責他們君臣二人,他不思幫助項王一把,把好常山國奪回來也就算了,還處處添亂。這個張耳,怎麼用人的?”
這是韓翊第一次聽到范增因為亂了方寸說出如此多的話來,他嚇得一聲不敢吭。
“罷了。如果他有心要走,多的是讓你們找不著的法子,你們怎麼追也追不上的。就此打住。”范增最後下了這樣無奈的命令。
韓翊有些不解,不是項羽定都彭城之後,他所分封的那些個諸侯,大多在彭城建有宅邸,把個妻兒老小安置在彭城作為變相的人質,怎麼會讓個常山國的丞相的家人在原地。
項悍給韓翊使了個眼色,出門後才說道,“還不是因為窮?不光是常山國是這樣,就是當初的南皮陳餘也是這樣。當時項王體諒他們的難處,就沒有讓他們和別的諸侯一樣。沒想到竟然出了這麼大的紕漏。”
難怪不得別的諸侯的丞相在彭城辦事時,一應吃住都在自家府邸,可是那常山丞相卻常常出沒於杏林深處的項悍的酒館裡。不知當初陳餘丞相又是如何處理這些個吃的住的問題的。
韓翊心想,“如果我是項羽,在手底下的窮諸侯王建不起宅邸的時候,我會幫他們建好,畢竟,資費事小,對諸侯國進行有效控制才是最重要的。”
之後韓翊一直留心著常山國丞相訊息,卻一直沒有任何動靜,只到有一天,項悍告訴韓翊,范增被氣得鬍子都掉了一半了,當時被陳餘趕走以後,張耳不來找項王,居然跑到西邊投靠劉邦去了。聽說劉邦在櫟陽和南鄭兩城各送了一套大宅子給張耳,還把張耳的家小一個不少地接到櫟陽安置了起來,然後張耳就成了劉邦的人了。
韓翊這時想起了當初出走的趙堯,還有陳平,又想起現在的張耳,再加上那首“都逃歌”。心裡不禁懷疑那首歌謠真的如陳平說的那般,是范增為了擠兌陳平散佈出去的麼?
如果是為了擠兌陳平,那陳平早就離開楚營了。可現在,連張耳也棄楚歸漢了,下一個會是誰?
到了現在這種境況,韓翊不得不感慨一通,原來上位者的德行接物,真的會影響到權位的鞏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