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8【憶往昔】 (第4/5頁)
王梓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樣,都是心裡有主意的,表面恭順,心裡肯定不服。”
“豈敢,父皇乃當世聖君,處理政務肯定是對的。”趙匡桓當然不會承認。
龐春來估計神智受到病情影響,不似以前那麼謹慎,越說越離譜:“我的墳都修好了,皇帝的陵寢怎還沒開建?”
趙匡桓嘆息:“父皇自有深意。”
龐春來道:“若不方便,你晚上跟我一個人說。”突然,又指著陳知縣,“不讓你白跑,過來彙報政績吧。”
陳煥良表情有些尷尬,因為他的心事被戳穿了。
趙匡桓道:“讓你說,你就說。”
陳煥良誠惶誠恐道:“啟稟太子殿下,本縣在籍民口已有十萬三千餘。下官赴任二載有餘,新開荒地六千餘畝。另外,組織百姓疏浚河道、修築河堤,本縣的長廣道已經重新啟用。”
“長廣道是什麼道?”趙匡桓問。
陳煥良說:“回稟殿下,遼河與大遼河,在元代還是一體的。明代洪武五年,河道一分為二,即遼河與大遼河。大遼河是新分出的,且周邊水網複雜,由於泥沙淤積,河床日漸抬高,河道不斷更改。遼中一帶,多為沼澤,又稱遼澤。”
“前明之時,疏浚路河,築長廣道,東起海州,西至本縣境內。關內輜重若走陸路,到了本縣,須走長廣道,才可運往海州、沉陽。明末之時,由於河道淤積、河水氾濫,長廣道已然廢棄了,崇禎和韃子都無力修繕。”
“我朝收復遼東,物資多走海路,因此也不著急修復長廣道。近年來,遼東人口日增,恢復陸路交通迫在眉睫。因此省裡下了政令,要求恢復長廣道。餘知府便讓我二縣合力疏浚,恢復交通。”
“本縣恢復長廣道,比鄰縣的工期快了半年,而且並未擾民過甚。”
趙匡桓點頭讚許:“善!”
大遼河跟黃河一樣,泥沙非常多,而且經常改道。即便是幾百年後的新中國,大遼河都改道了三次。
此時的大遼河及附近水網,遍地沼澤。
明代一直在排沼澤水,把沼澤變成耕地。明末忙著打仗,河道一塌湖塗,大明和滿清都不疏浚,河水滿溢傾洩,沼澤面積慢慢增加。
如今的大同新朝,又忙著排沼開荒,疏浚河道,清理水網。
別扯什麼保護溼地,生產力還沒發展到那個地步。
陳煥良不無得意道:“本縣是整個東北,種植稻米最多的縣。那些開墾出來的沼澤地,大都變成了良田,可養活百姓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