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蜜蜂l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如果強攻定遼右衛不能一擊破敵,末將擔心,我軍最終也會跟先前薩爾滸之戰一樣被後續趕來的建奴大軍包圍,陷入困境!”
“所以,末將覺得,我軍可以派出小股騎兵到建奴後方打游擊,使得建奴分身乏術。
主力負責拖住定遼右衛這邊的6000建奴大軍。
最後,再派出一部分兵力走海路繞過遼東半島,到達三岔河口附近登陸,北上支援遼陽。”
曹華沒想到劉綎身為一位武將,也會考慮的如此周到,跟自己想的策略基本一樣。
不愧是晚明第一猛將,打了一輩子仗,戰略規劃自然不會差。
若是之前薩爾滸之戰交讓他來做統帥,滅掉建奴輕而易舉。
奈何大明的主帥都是隻能用文人來擔任,即使當時劉綎是4位總兵裡,無論是官銜,資歷,戰功都是最高的,就因為他不是文官所以不能擔任主帥。
而楊鎬與劉綎在20多年前朝鮮抗擊倭奴國入侵時結怨,小肚雞腸的楊鎬在四路明軍裡頭故意不給劉綎軍械,火器,使得劉綎的東路軍實力最弱。
劉綎的裝備都是許久未更新的殘次裝備,火器也很少。
即使當時劉綎在大西南有三萬人的兵力,然劉綎也多次請求大明朝廷多派川兵支援,但是朝廷都不予理睬,只給他派了不到1萬人的川兵部隊。
楊鎬還派人時刻監視劉綎,如果劉綎行軍緩慢或逗留,就會奪過兵權,劉綎也知道此戰必敗無疑,當時他就對朝鮮元帥姜弘立說:“我與楊鎬目前不和,他必將致我於死地。然,我深受皇恩,唯有以死報答!”
將帥不和,以及多方面因素,不然就憑努爾哈赤的閱歷,十個他加起來都打不過劉綎啊!
劉綎也只比努爾哈赤大一歲而已,劉綎跟著他父親劉顯上陣殺敵的時候,努爾哈赤還在深山野林裡靠挖人參維持生計呢!
若不是曹華穿越過來,劉綎這位戰神都被楊鎬這大聰明給坑死了。
即使劉綎也有很多缺點,貪財,比較放縱部下,但不可否認,他是一名很會打仗,且武力值極高的將軍。
正是因為他貪財的缺點,曹華才會重用他,不怕他沒有缺點,就怕他太過完美才是恐怖的。
薩爾滸一戰明知必敗無疑,他依舊義無反顧的殺向建奴,可見他也是一位很忠義的將軍。
為大明打完最後一仗,又被曹華所救,以他的性格,曹華只需給點錢財就能使他歸心了。
武將要比那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