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要求是為女兒卡羅琳提的,這是卡羅琳第一次到中國,但卻並不是施羅德夫婦第一次來中國。為了女兒瞭解中國文化,公事一辦完,三人連晚餐都沒吃,說是要見識中國的飲食文化。
坐著施羅德的專車,一行人在林君玄的帶領下來到了一個很有古風的中餐館。這個中餐館在深城很有名,完全古風的建築外型。一入門來,便見到大堂正中央,一個筆力奇雄的‘道’字。沿著紅木扶手上了二樓,二樓分成一個個隔間,隔間以屏風分開,每個隔間裡放著一張紅木的桌子,紅木桌上各擺著一個紫砂細壺,四隻紫砂小茶杯,下面是一個鏤空的香木茶盤。圓形紅木桌並不高,周圍擺著四個蒲團。在二樓中央,有四名古裝美女鳳釵綢裙,手撫琵琶,古箏,二胡,笛簫演奏著,四人身前放著一盞小香爐,裡面點著檀香。環境十分的靜諡。
施羅德夫婦雖然來過中國,但卻很少在外面吃中餐,更多的是去中國朋友家吃飯,這種中國古風很濃的地方很少來,一邊隨林君玄向一個雅間走去,一邊驚奇的打量四周。入座後,林君玄給四人倒上茶水,很快便有宮裝的服務員拿著古松封面的選單進來。點了幾個菜後,雅間內便安靜下來。微微一笑,林君玄便由茶開始,以德語向這三個仰幕中國文化的老外介紹起中國的古代文化。林君玄並沒有說得太深晦,便由房間內的簡單的擺飾說起,從紅木桌說中國對紅的喜愛,由茶道引敘‘忍’與‘隱’,由筷子的起源說起中國的飲食文化,從蒲團和絲竹之聲說起中國古文化的‘修身’哲學,繼而談及大堂中那氣勢雄渾的一個‘道’字,以一種隱晦而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紹貫穿中國儒釋道三家的‘道’字文化!
林君玄的解說方式深入簡出,在他解說的時侯,這對德國夫婦的小女兒睜大了碧色的眼睛,林君玄所說的一切,對她來說都非常的新奇。即便是已經對中國文化已經有所瞭解的施羅德夫婦,也是入迷不已。他們已往瞭解中國文化的途徑多數是一些書刊、雜誌,由於不通漢語,他們瞭解的書籍還多是德文版,雖然有所瞭解,但所知也是有限的。
“林先生,你的知識很淵博!”施羅德讚賞的翹起了大拇指:“我也請教過一些其他的中國朋友,但他們說的都沒有透轍!”
西方人的飲食已清淡為宜,少油膩,更注重食物的營養,對於中國的飲食不是很習慣。施羅德本來想這次由林君玄來安排嘗試中國食物,不論是什麼,只是淺嘗輒止就行了。但瞭解到簡單一盤盤菜背後蘊含的文化內涵後。同樣一盤菜,施羅德夫婦眼中的形象已全部改觀,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