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意思了。
“我為王爺打算,得有個人來分謗才好。”
“星叔!”醇王深有領悟,“你的設想很好。等我仔細想一想,先不必跟人談起。”
醇王是從當政不到一個月,便已體會到“看人挑擔不吃力”這句江南諺語的道理,對恭王不獨諒解,而且懷著歉意。但牆倒眾人推,宮裡的太監向來勢利,加以“六爺”一向不給他們好臉嘴看,所以從恭王失勢之後,找到機會就在慈禧太后面前挑撥中傷,甚至於隱約提到當年殺安德海,以及載澂導穆宗微行這些最使慈禧太后痛心的往事。因此,慈禧太后對恭王的惡感,比他未罷黜之前更甚。
是這樣深惡痛絕的態度,怎麼說得進話去?說複用恭王,而且是用他來主持洋務,跟法國人談和,那不是自己找釘子碰嗎?
通前徹後想遍了,無計可施。不過醇王頗有自知之明,心想許庚身既然有此建議,自然也想過其中的難處,或者另有自己所想不到的計較。不妨找他來問一問。
“王爺說得是。這件事極難。”許庚身聽他說完,從容答道:“不過眼前卻好有個難得的機會。”
這個機會確很難得,要十年才有一次,今年是慈禧太后五十整壽。四十歲那年,為了“修園”,鬧出軒然大波,而且穆宗在那年秋末冬初,便有“致惡疾”的徵象,因而四十整壽,過得非常不痛快,這一次要好好彌補。儘管馬江大敗,臺灣吃緊,內務府卻正在轟轟烈烈地大辦盛典。王公大臣乃至耿直的言路上,亦都以為這是皇帝親政以前,慈禧太后最後的一個整壽,為了崇功報德,稍作鋪張,不算為過,所以沒有人上殺風景的摺子,奏諫時勢艱難,宜從簡約。
在李蓮英承旨而加碼的指示之下,宮裡預備唱二十天的戲。這是慈禧太后個人的一點享樂,於典無徵,依照儀典,普天同慶,應下好幾道恩詔,軍機處早已召集各部院大臣商定章程,次第請旨頒行。第一道是普免光緒五年以前民欠錢糧,澤及天下。第二道是豁免直隸各地,光緒五年以前,民欠旗地官租。第三道是椎恩近支親責、大學士、御前大臣、軍機大臣、內務府大臣、師傅、南書房翰林,以及“實能為國宣力”的封疆大臣,或者加官晉爵,或者頒賜珍賞,或者從優獎敘。
第四道恩詔是“查明京外實任大員老親,有年踰八十者”,推恩“優加賞賚”。第五道專為治好慈禧太后重病的薛福辰和汪守正而發,薛福辰已補上直隸通永道,汪守正已調為天津府知府,因為他們晉京祝嘏,特詔“薛福辰加恩在任以應升之缺升用;汪守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