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忙活了兩個多月, 江小滿覺得自己跑上跑下的,八塊腹肌都快練出來了,整個人也是又黑又瘦, 總算是把最後一批茶餅和剩下的山貨庫存都出清了。
累是真的累,可是賺錢也是真的賺錢。
扣掉之前收購茶餅和山貨的成本,還有僱人的工資、物流等等開銷, 不到三個月的時間,江小滿居然賺了一百多萬!
這個數目他根本沒敢跟村裡任何一個人說!
哪怕是他爹那裡,他也怕他老人家喝醉了酒說禿嚕嘴,只跟江有糧說自己掙了二十幾萬。
別人問起來, 他就說做這一行看著流水多,但其實毛利特別低,還要交稅, 村裡人一聽還要交稅,頓時就沒話說了。
畢竟這年頭哪怕再窮的人家, 也有電視機或者智慧手機的, 想想新聞上說有些網紅動不動就要補好幾個億的稅, 老百姓不懂什麼是稅率,只隱約覺得好像做電商就是要交很多稅。
誤打誤撞的,居然叫江小滿這麼糊弄了過去。
雖然掙了不少錢,但是江小滿卻沒敢花, 全都暫時存到了銀行裡。
他已經和山岩商量好了,等今年的秋蜜季節忙完之後,他們要單獨和村裡商量一下,準備租地蓋廠房。
往後生意會越來越大, 總不能年年都在自家院子裡搞小作坊吧?
而且規模大了, 單靠人工也來不及, 還是得上一部分機器,再招一批穩定點的員工,到時候,他們的合作社就能轉變成“農戶 合作社 企業”的運營模式。
這種模式是已經得到市場證實的、比較適合農村創業的一種模式。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經過前些年扎堆返鄉創業潮的混亂之後,現在大家都知道了,在農村創業,除了專案要選好之外,鄉鄰間的關係也是非常重要的。
而把農戶拉到合作社裡,成為創業團隊裡的一份子,帶著當地老百姓一起賺錢,似乎是很多同型別專案之所以成功的關鍵。
這也和江小滿最初的想法不謀而合。
他本來就是郎山村的人,比任何人都希望村裡的叔伯嬸孃們都能過上好日子,小孩子們都能有機會去考大學,而要吸引更多農戶加入合作社,就必須擴大生產規模。
所以,最遲等到明年春茶開採的季節,他們就必須要把自己的廠房建設起來了。
一百萬或許還不夠。
因為除了廠房之外,他們還要採購機器裝置。
本來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