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骨鐵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明永曆十八年,清康熙三年正月初七,川鄂交界巫山畔。
下晚的時候落了雪,及至夜裡雪已是鵝毛般大小了,山裡的老人都說上次下這般大的雪還是崇禎爺在那會,怕是二十年都不止。
按理這麼大的雪,又是在山區,還是夜裡,那狹小的山道不應該有人,然而此時卻有兩三個身影正在冒雪前行。
雖然天黑看不清三人的長相,但從三人不斷加快的步伐以及相互間的催促聲中,卻能感受三人心中的焦慮。
似有十萬火急之事。
三人冒雪前行的方向三十多里外有處明軍營寨,名為吳家垣子。
顧名思議,吳家垣子早些年乃是由吳姓之人聚居所在,滄海桑田之下,吳姓之人可能不在,這地名卻是留了下來。
一代又一代。
時至如今,吳家垣子已成了夔東地區明軍的一處重鎮,駐防在此的乃是大明永曆皇帝敕封皖國公劉體純部將——掛印總兵鎖彥龍。
其部約摸有官兵四千餘人。
鎖是河南人,十來歲時因爹孃餓死便參加了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起義軍,為了活命也為了一口飯吃,一直跟隨李自成麾下大將劉體純與明軍戰鬥。
甲申年李自成死後,其部下分成兩大部分繼續抗清,分別由郝搖旗、劉體純和李過、高一功率領。
兩部先後在湖南、湖北,與明湖廣總督何騰蛟、湖北巡撫堵胤錫等接上聯絡,從此接受大明隆武朝的節制,整體改編為忠貞營與明軍聯合抗清,後受永曆朝廷節制。
鎖彥龍也因此由順軍搖身一變為明軍,此後繼續跟隨劉體純抗清,因其人武勇、悍不畏死,多立戰功,由劉體純上奏永曆朝廷為其請授掛印河南總兵官。
所謂“掛印”即是“記名”,並不實任。
原因是清軍入關後,明朝控制的區域不斷縮小,等到後期國土幾乎被清軍佔了大半,故論敘軍功晉遷時,多以“掛印”而授。
就是先記著,等河南收復後便可實任該省總兵的意思。
要說打白條,或者記個賬也行。
忠貞營前身是農民起義軍的大順軍,戰鬥力較腐朽的明軍高出不少,改編時擁眾十萬有餘,若明朝好生使用,不加限制,給予足夠的信任和支援,取得的戰果應不會低於大西軍方面的孫可望、李定國、劉文秀等。
可惜由於永曆朝廷的歧視和部分官員的混賬操作,導致忠貞營這支成建制的重兵集團一直被明朝自己打壓、分解、拆割,最後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