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的海王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大燕國的有爵勳貴之後, 若想入仕為官,其實無需跟廣大寒門一起苦哈哈地熬著科舉,自有蒙陰之途可走。
所以紈絝之子多懶散輕浮, 不學無術,等到了年紀找個門路照舊可以過得體面舒坦。
趙如飛作為晉西侯的嫡長子, 含著金湯勺出生, 就更加無需努力,自有晉西侯為他安排好一切。
不過他顯然不想走那樣一條無所事事的路。
他從小天資聰慧, 一歲能言,兩歲認字,小小年紀便以登閣拜相為目標,一心科舉入仕。
是以在旁人上房揭瓦,到處搗蛋的時候, 趙如飛卻能尋了名師,跟隨著刻苦攻讀。在旁人呼朋喚友,攆雞走犬的時候, 他卻以院試魁首之資準備下一場鄉試,妥妥的別人家孩子, 讓晉西侯很是長臉。
一段時間還有傳言生子當生趙家如飛的話語。
聽說若是趙如飛還活著, 算算時間,這屆的狀元怕是輪不上劉啟文來坐了。
這樣門第的趙如飛, 按理只是豪紳之子的梁言云就是愚蠢至極也不敢對他下手,更何況是用這種卑劣的毒殺手段。
梁言云也是一個讀書人, 過了院試,一樣正準備鄉試, 兩人乃是同科。
趙如飛光芒四射,傳聞中當年的秋闈解元非他莫屬, 自然他身邊圍了諸多請教以及交好的讀書人。
他為人開朗豁達,雖然出自勳貴,自有傲氣,卻從來不會對寒門學子加以輕視。這般謙遜懂禮,甚至在力所能及之時幫助這些家資清貧之人,是以更加廣受歡迎。
而梁言云只是被他吸引之中的一個,兩人交集其實並不多。
事情便出在那屆秋闈中,鄉試考的是舉人,一共三場,每場三天,論三場比重,頭一場為重,中間次之,最後一場的詩詞只要無功無過,已經不影響名次了。
梁言云的學問自然沒有趙如飛好,他能不能中舉是個未知數,屬於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那一類。
不過他有個剛做吏部侍郎不久的伯父,三年前的禮部尚書還是俞自成,科舉看似嚴謹公正,然而可操作的餘地卻不少。
考完第二場之後,梁言云知道了自己的成績,就卡著中與不中之間,第三場若無意外,他會落榜。
其實他若真想中舉,反正家中有錢有門路,花點銀子,走走關係,將名次提上一提也不算太難,左相一派,很是方便,而且還隱秘安全。
可惜此人嫉妒心極重,尤其看不慣那些窮酸,而且是比他學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