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璞老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丞相及御使大夫還有咸陽令之語否?爾既贊同封王,又有何理由?”
“陛下,丞相和御使大夫之理由,還有咸陽令……”他向這幾人的方向微微拱了拱手:“臣都聽到了,臣的理由有三。”
“三個理由?說來聽聽。”胡亥愈發來了精神。
“嗨。理由之一,當今山東反秦者,俱大多稱王,如張楚王陳勝,趙王武臣,燕王韓廣,代王李左車,齊王田儋等。這些反王有出身故六國遺族者,如齊王田儋出自故齊王族田氏,有出身世家者,如代王李左車,這倒也罷了。可張楚王陳勝不過一閭左之徒,趙王武臣不過一豪客,燕王韓廣不過一小吏,此等人皆可稱王,那麼真正的皇帝宗室,為什麼反而不可稱王?”
“對對!”胡亥雞啄米一般的連連點頭,“我贏姓皇族反不如那些閭左、豪客乎?”
叔孫通看著小皇帝一副撈到救命稻草般的淺薄表現,再結合與皇帝單獨奏對時的那個沉穩的胡亥,心下暗樂,陛下還真是善於做戲啊。
“理由之二,也是從上一個理由引申出來的。就是在百姓看來,誰為王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誰能給自身的生活帶來安定,換言之,只要於百姓有利,封國還是郡縣,百姓皆可接納。這同樣也就間接證實了博士班的說法,封國對就近採用更適宜本地的律法對百姓進行治理是更適宜之法。”
“陛下,臣有疑議。”李由這時候插話了,同時向皇帝拱了拱手,見皇帝微微頜首,就面向叔孫通問道:“陛下早已詔廷尉府,對大秦現行律法重修,凡涉及地方不可一概而論者,賦予地方自修相應律條之權力。博士認為在這種情況下,封國還具有什麼優勢嗎?”
“廷尉,”叔孫通微微向李由拱手,同時也望了一眼胡亥:“郡守由陛下委任,由朝堂統管,為了維護朝堂權威,先始皇帝所委郡守多為秦人。由關中派任官吏對地方的情況不如本地官吏,封國則可避免這種情況。國王可直接在國中選拔本地英才,在不違反大秦天下同遵的律法情況下,可採用更適合本地的實行方式。”
“另外,委任郡守於仕途必望升遷,或下郡郡守企望調任上郡郡守,這皆人之常情。王爵封國,至少在未出現重大弊政的情況下是基本不變的,所以國王安守本國,可保持政令延續。”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當然了,”他向胡亥一拱手:“臣也知廷尉之言有理,封國的優勢並不比陛下修律後郡縣有一定製律權多太多,所以臣這理由之二隻是對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