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璞老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道:“當年始皇帝第一所滅之國就是韓國。六國之中復韓最難,而且即使復國,也需有強援支撐。楚地最為廣闊,且秦楚恩怨百餘年,昔年始皇帝發卒六十萬方得滅楚,此番山東亂也自楚地始。”
他若有深意的瞟了一眼張良,“若先生無意在秦謀仕途,又欲趁亂世而建功業,某倒覺得先生應自楚地始。”
張良略帶尷尬的笑了笑:“依閣下所言,皇帝若不能一舉蕩平山東亂象則會縮回關中,非始皇帝那樣的有為之君。可皇帝現下年幼,焉知再過數載年長之後不重起雄心,再來一次一統六國之戰?”
曹參似笑非笑的看著張良:“所以才要趁皇帝尚無雄心之際,儘快讓山東自穩自強。當秦銳退歸關中,秦閉關自守之時,若山東諸國不能立即罷兵戈、修民生,相互聯結,共抗秦師,以現下秦銳之銳,再加上北疆軍之悍勇,恐連當年秦滅六國時的抵抗能力都不如吧。而某正在所為農耕之事若成,會使秦之國力倍於當年。山東諸國若不能自強之,其生死只在皇帝數載後的一念之間。”
“尊駕與僕說這些,似乎與尊駕的秦臣之位不符。”張良聽曹參說韓國要穩就需要有強援的話與自己的分析相符,稍稍放鬆了一些,開始打趣曹參。
曹參一副無所謂的樣子:“先生顯然無意在秦發展,想必先生也不會將某之言講與他人。某畢竟是楚人,還是希望山東局勢能儘快明朗,即使只給百姓寥寥數載的安穩也好。”
他停頓了一下,又搖了搖頭:“可惜,不過是某一己之願而已。”
“此話怎講?”
“先生以為,秦若退守,山東各國復立,山東就可太平?”曹參露出了譏諷的笑容:“秦未滅六國前,六國之間可曾有片刻的安寧嗎?秦守關不出,山東諸國復立,也必需有強國合縱,方可抵禦秦再滅六國之可能。”
他再次傾身向張良:“以現在山東局勢,各國之軍皆新徵召,秦銳雖然大部分也是刑徒,但一戰即平魏,還是以少勝多。因此無論齊燕趙魏,單從兵事而言,面對秦銳皆無勝算。只有楚地新興起的項氏,世代兵家,與秦當有相抗之力。代王左車也出身兵家,將所部刑徒整訓完畢後也有抗秦之力。”
“只是代國距離秦人太近了,北邊還有匈奴威脅,所以代人只伐秦一次,就因自身所限無功而返,加上週文兵敗,再無謀秦之舉。如果先生想在山東建立功業,某覺得先生應於楚地諸雄之間擇主事之。其他各國復國積極,但要說能夠厲兵秣馬而霸山東與強秦抗衡,恐既無意願,也無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