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璞老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如果年景一般百畝產糧只有一百石,田租同步減少,但戶賦是不變的,於是家中餘錢就只有三千錢。加上徵發兵役、徭役平均佔去兩個月,並不分農閒農忙,田地勞力就會出現嚴重不足,於是實際田產還會下降。
史書中的秦二世時趙高當政,政務更為混亂,始皇陵、阿房宮建設徵發勞役數量巨大,這就是使農戶的生活變得朝不保夕。
但如果田地賣給宗室貴戚,自身成為宗室貴戚的佃農,宗室貴戚收取三成田租,即使按百畝百石的收成,有兩夫的佃農家庭可餘一百四十石餘糧,除去口糧還有八十石,雖然餘糧可換錢數不如自耕農,但因宗室貴戚的保護傘,多數情況下沒有徭役的壓力,那日子要好過多了。過去的大地主並不都是我們曾經聽到過的那類欺男霸女不給活路,那類可算惡霸。為了吸引更多人“自願”獻地,為了宗族的長久之計,都會善待家中的佃農。
這樣一來,土地就開始有向宗室貴戚流動的情況,秦朝以後的各朝各代則是土地流向不斷強大的世族門閥,從而形成土地兼併。秦宗室是因為宗室身份不需納賦以及非特別情況無需徭役,其他朝代的世族門閥則是因為族人為官形成文官集團,都會保護這種兼併。“人頭稅”的實施,是為了鼓勵農耕,副作用就是兼併,兼併到一定程度後,國家賦稅就會不斷減少。
胡亥想要在九原郡重新按田畝計賦,就是想起清朝時以雍正皇帝的強勢,實行攤丁入畝都阻力重重,所以想現在就先遏制這種傾向。
這個時代非常有趣的一個現象是商賈沒有地位,不得穿綢帛衣物,不得入仕為官,但在稅賦上對商賈偏又很寬鬆。胡亥要興商賈,提高他們的地位,但也要加強商稅,增強國庫收入。
一手田畝計賦,一手商稅收入,這位胡亥同學做的是在關中既不增加徭役、還能增加賦稅收入的美夢。
而從宗室角度上,始皇帝三十一年開始實施人頭稅,在始皇帝的強勢統治下,宗室兼併土地量很少,且關中授田已有多少代,庶民土地意識還是很強的,關中徭役徵發也不嚴重,所以兼併並不明顯,始皇帝對宗室的這種作為也視若未見。
到了秦二世登基,這種兼併勢頭才開始慢慢有加強之勢,原因就是二世皇帝不懂政務,趙高也不懂政務,懂政務的李斯又是人頭稅的支持者。
現在在本故事中,二世皇帝要在九原郡試行重新按田畝徵賦,這必定會對一些皇族宗室成員造成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