庖丁解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女兒悲,兒夫染病在垂危。
女兒愁,大風吹倒梳妝樓。
女兒喜,頭胎養了雙生子。
女兒樂,私向花園掏蟋蟀。
【甲戌側批:紫英口中應當如是。】
馮紫英酒令第一句就是兒夫染病在垂危,寶玉的酒令裡女兒指國家,此處的隱射應該也類似。
一個女人,他的丈夫和兒子都染病到了垂危之時,馬上就不行了,怎能不悲呢?這就是崇禎朝廷即將滅亡的時候,唐通這類人的心理。
馮紫英的隱射物件,我們在前面說過,由於作者常常將一件事拆開寫,分在不同的章回裡,所以需要我們把這些再提取出來合在一起。
馮紫英上一次出現,帶來的最重要的訊息就是“鐵網山打圍。”“打圍”的本意大致就是組織一批人馬,圍一個口袋陣,準備將獵物捕獲。
根據上兩回破解的部分,這個打圍指的就是李自成組織人馬,準備伏擊即將入關的清軍。
當時他說“鐵網山打圍”是三月二十八日去的,他本不願意去,因為不想再揮拳,但是他父親神武將軍馮唐需要去,他才不得不跟著去的。
馮唐就是指山海關之戰的唐通,所以從這裡可以得到幾個資訊,李自成派唐通去山海關,是1644年三月二十八。
唐通的部下們不想去山海關和清軍打仗,因為關外面對的就只有清軍了。
同樣唐通去“打圍”可能也是職責所在,並不是他自己想去,所以當時這支隊伍的戰意並不高。
唐通在明亡之前任宣化總兵,曾隨洪承疇參與明朝與清軍的決戰松錦之戰,與吳三桂同為當時明軍八總兵之一。
此戰最終因為明軍糧草不濟戰敗,明將曹變蛟戰死,洪承疇被俘,唐通與吳三桂是少數幾個將部隊帶回的總兵,因此唐通與吳三桂是共過事的同僚。
1644年李自成東征,崇禎召天下兵馬勤王,並封其為定西伯,結果各路軍隊中只有唐通領軍入京。
崇禎賜其蟒袍玉帶,賞賜四千兩白銀犒賞三軍,從這個數量來看,崇禎皇帝當時確實沒錢了。
唐通表示感謝,稱願意報效國家,只是隨後崇禎派太監杜之秩為監軍,導致他很不滿意,說皇帝對我不錯,賞賜蟒袍玉帶,又封我伯,可是讓一個奴才來監軍就不好了,這樣令出多門,對行軍作戰沒有任何好處。
果然在與闖軍作戰時,他在前面準備作戰,監軍太監在後面領軍直接投降了,雙方本就實力懸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