庖丁解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女兒悲,丈夫一去不回歸。
女兒愁,無錢去打桂花油。
女兒喜,燈花並頭結雙蕊。
女兒樂,夫唱婦隨真和合。
這是蔣玉菡的酒令,前面我們破解的蔣玉菡隱射的是明末的領軍太監們。
知道了這一點,那麼在下面的情節裡,我們可以看到一些歷史書上沒有記載的內容。
蔣玉菡,小名叫琪官,是忠順王府豢養的優伶,我們要注意一個細節,就是作者在給書中角色安排出身與身份的時候,與他們的歷史原型是非常相符的。
蔣玉菡出現在這次酒席之上,是作為一個陪襯的,但是他的重要性一點也不低,首先事件起因就有他一份。
大順軍在京城追贓的時候,物件就包括前明的大太監,因為他們利用自己的身份,在達官貴族之間周旋,積累了不少財富。
農民軍認為老百姓都餓死了,這些大太監卻在京城買地買房,受賄太多,財產應該充公,於是對他們也進行了追贓。也就是要把他們收受的賄賂追繳回來。
他是優伶,依附於忠順王,就是模擬歷史上太監們依附於皇家生存。
把皇家看做丈夫,他們就是酒令中的女兒,再次以夫妻關係比喻這兩個團體。
酒令的第一句,“女兒悲,丈夫一去不回歸。”說的就是朱家崇禎皇帝一去不回,留下他們這些太監失去了依靠,所以他們大多投降了大順,也因此,蔣玉菡在書中便是忠順王府所養的優伶。
但是忠順王府的生活,哪有原來在明朝好呢!忠順王是農民起義軍打出來的,比較窮,沒有那麼多錢給他們。
按照蔣玉菡的酒令,“女兒愁,無錢去打桂花油。”桂花油指向吳三桂,而去打桂花油的,自然是大順軍了,因為當時只有大順去打了吳三桂。
這就是在說大順當時在招降與攻打關寧軍時,是沒有錢的。這一點在後文史湘雲的情節裡會有描寫。
李自成三月十九佔領北京,三月二十八派唐通攜4萬兩白銀去招攬吳三桂,這點錢對於吳三桂來說,毫無吸引力。
這一點,與《明史》記載的闖軍一進京,就不分文武的拷掠,得到數千萬白銀是明顯不符的。
“燈花結雙蕊”,舊時是象徵吉祥或夫妻久別相會的。這點特別重要,就是說,在山海關大戰發生的這段時間裡,明朝與他們再次建立了聯絡。
最後一句“女兒樂,夫唱婦隨真和合。”非常直白了,說的是他們再次相會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