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八章 人情世故,親情冷暖 (第3/5頁)
府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次弘文閣經筵還會把那三件事一體解決了。畢竟,吵到現在,也該有個結果了。”
吵架只是一個形式,歸根結底還是要把事情弄出個結果來,因而張越聽許廓這麼說,也不覺得意外。只是,許廓非得把自己那個名額直接交給了他,躲麻煩的心思顯露無疑,因而張越一愣之下,忍不住衝著這矍鑠老頭離去的背影叫了一聲。
“許老就不照顧一下自家子侄或是同鄉?”
“與其周全了這個得罪了那個,我乾脆一個不幫。我已經放出風聲去了,說是你好說歹說管我要了那個名額,我也就答應了。”
聽到這話,張越頓時氣結,但隨即就笑開了。如許廓這種爽朗的脾氣,確實禁受不得子侄晚輩亦或是同鄉世交等等的求情,於是索性借了自己的由頭把麻煩推得一乾二淨。而他自己則是左思右想,既然張赳也已經見識過了,顧彬也出過了彩,剩下的人裡頭他也就真沒多少可以分配的了。要是萬世節在這兒還差不多,可如今那傢伙應當還在海上飄著呢!
因而,回到屋子之後,他立刻伏在桌案上寫了幾個字,命人捎帶去中軍都督府,這才長長伸了個懶腰。張輔如今是奉旨知經筵,但只是擔個名義不管實事,想必並不需要做這種好人,但成國公朱勇卻是以敬重士大夫出名,據說往來適景園的有不少翰林官和國子監官,還不如讓朱勇去做那好人,畢竟他如今在兵部一天,便需要中軍都督府的一天支援。
儘管是白天,宮中的內官監大牢卻仍舊是點著燈。不同於錦衣衛詔獄,這兒並不經常關人,但一旦關在這兒,要放出去卻比詔獄中更難。早在洪武年間,曾經是二十四衙門頭一號的內官監便充當過這種作用,但那會兒名聲在外處置過胡惟庸案和藍玉案的是錦衣衛,反倒是也訊問過不少要緊人物的內官監大牢名聲不顯。
如今,從太原押解來的晉王朱濟熿便被看押在此。儘管才關了數日,但他便看上去比在路上時還憔悴,但凡有風吹草動便會大吼大叫。他是龍子鳳孫,因而即便是欽命要犯也不曾披枷帶鎖,牢房中也收拾得乾乾淨淨,一應用具俱全,甚至還安著暖炕。可這些全都是最結實的木質和銅質器物,他發狂砸過一次之後,如今便完全消停了下來。
這會兒,當聽到一陣踢踏踢踏的步子聲時,正盤腿坐在那兒的他一下子驚覺了過來,隨即又皺起了眉頭。儘管是在大牢裡頭見不得天光,但大約的時辰總會有人敲鑼通報,因而日夜他勉強還能分別開來。這會兒分明不應當是送飯的時候,會是誰來?要知道,自打他下了獄,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