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全縣楷模 (第2/3頁)
我是酒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去了頂樑柱。
雖然後來這個土匪被抓住槍斃,但他們一家的生活卻也落魄了許多,最終母親帶著年幼的羅師傅,回到了孃家,也就是趙宋家附近的羅家灣。
之所以來到趙宋家瓷窯當大師傅,一個是他不想埋沒了祖上的吃飯本事,想要借這個機會,把本事傳下去,別到了地下見了父親,沒臉說話。
二個呢,也是因為老書記田歸農和他是舊交,應田歸農的邀請而來的。
宋薪火沒虧待他,每個月三十塊錢的固定工錢,若是瓷器銷量好,還有獎金給他,前前後後加起來,他每個月五十塊錢是有肯定有的。
趙宋家的人說土話,說是“坐起有五十塊一個月!”
贏得了這麼多的錢,這位本就認真的老師傅,教起徒弟來,那是一點沙子都容不下,各位的嚴格!
好在大家出門來就是為了餬口飯吃,從來不計較吃苦,對於羅老師傅的嚴厲,他們不僅沒有埋怨,反而時常因為能在他這裡學到真本事,格外地感激他。
如今羅老師傅的三餐,幾乎都是這幾個瓷窯學徒,輪流給包掉了,對他簡直和對親生父親一個樣。
對此,學徒們的父母都從未有過怨言,甚至還覺得是天經地義的。
因為他們或者是他們家的父母輩,是接觸過老社會的人。
老社會吃人呀,學徒哪裡有什麼工錢?師父肯教你一星半點東西,你就該感恩戴德,磕頭叫親爹了。
何況人家羅老師傅是真心傳授,毫不藏私,你領悟快他就多教,恨不得三五天的功夫,就把全部本事全教給你。
別說包他幾頓飯,就算是給他養老送終,那也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看著羅老師傅神情專注地捏泥,塑胎,燒瓷,一個人忙活好幾個窯口的工作,還能夠井井有條地指導學徒們做事,李浩然不由大為感慨道:“這位老人家是個人才呀。”
“聽老田叔說,他家祖上曾是清皇朝御器坊的工匠。”宋薪火說道。
李浩然點了點頭,釋然道:“那就難怪了。”
雖然只是個工匠,但封建王朝時期,能夠進入皇家御坊的工匠,那也是萬里挑一的好手,絕非尋常工匠可以比擬的。
看完了瓷器,宋薪火心血來潮,又帶著他們去看了大隊種植的山藥,桑樹等農作物,又去了豬圈和魚塘,和他們說了趙宋家未來的規劃。
李浩然欣然拍手道:“好好好,宋書記你是個有心人,趙宋家大隊未來肯定會越來越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