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海天二叔處理完父親的傷逝後,變賣了家裡不多的財產後,就帶著我正式地步入江湖。我家十幾代浪跡江湖、四海為家,雖然我只有十歲之齡,也許是遺傳自祖輩的天性,再加上我從小練就的強健的身體,跟隨二叔走城過鎮、爬山越嶺,到也不以為苦。
我父親去世前,二叔曾答應他幫我練成內功並不是純粹為了安慰死者,而是這些年在外闖蕩也有了一些遇合,否則李家十幾代都沒有得到的東西他哪能說有就有。
當年,二叔李海天離家後,扮作走訪郎中,在江湖上浪跡兩年多。他也不愧為李家子弟,雖然第一次出門卻一點也不慌張,一路上採藥、買藥、訪師、問友,雖然盤纏不多,到也不愁吃喝。
俗話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透過這兩年來的不斷實踐和積累,加上他的執著和天分,二叔對草藥的瞭解和認知有了進一步的提高,可說已達到了一定深度,幾種平凡草藥一經他調配,卻能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特別是那些張祖傳的秘方,經他修改後,調出的藥丸對幾種常見疾病有特殊功效。
隨著二叔醫術的提高使他在杏林之中也有了一點名氣,同時引起有心人的注意。當他來到青州行醫訪師時,住在當地的著名的神醫向華農派人找到他,邀請他到家中青州楓園做客,表示要和他交流醫術。
這對初出茅廬的二叔來說可是意外驚喜,因為向華農在大夫、郎中的眼中可說是神一般的存在,據傳向華農在少年得無名異人傳授一部醫書,並從此在家苦研,直到三十八歲時才豁然貫通。行醫二十年,憑藉心中淵博的氣血脈裡知識和手中十八根金針行醫天下,所到之處疑難雜症、多年重患紛紛痊癒。而且向華農治病有個特點就是很少用藥,或是根本不用藥,而是隻向患者施以金針,因此向華農得了一個“金針過脈、無藥神醫”的美稱。及至晚年向華農在老家青州開設《天楓堂》醫館並開始授徒,造福鄉里,被譽為萬家生佛。
海天二叔是帶著朝聖的心情來見向華農的,心情之激動可想而知,向華農到是很隨和,由於他年輕時有著和二叔相似的經歷,一樣的追求使兩人有著共同語音,談起來特別投機,向華農在談起自己“金針過脈、無藥神醫”的外號時,更是毫不諱言,說:“術業有專攻,並不是我不喜歡用藥,而是我對草藥的知識並不是很精通,一旦用不好,不但於病情無益,弄不好反而加重病情,就得不償失了,因此我在看病時就會盡量少用藥,這也是無奈之舉。”話雖如此,但在他天下無雙的氣血脈裡知識和金針之術面前,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