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火流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設都大為吃驚,這些引數李曙光就像是瞭然於胸一樣,就是他張建設幹發動機這麼多年也做不到的。
三十公斤流量核心機,這自然是比早前提出來的渦扇十發動機核心機方案還要強了,因為那個核心機流量只有二十五公斤,所以潛力沒有這個大。
而用這個來設計中推,那就更不用說了,優勢很明顯,以後升級增推潛力大。
因此這一臺三十公斤流量核心機,就可以研製中推和大推,這跟GE1是一樣的,還可以用來設計大型運輸機和客機使用的大涵道比無加力式渦扇發動機,這至少是十五到二十噸級的,完全沒有問題。
很快李曙光設計的中推發動機,主要引數也寫出來了,空氣流量七十七公斤每秒,渦輪前溫度一千五百二十K,總增壓比二十一,涵道比零點三六,軍推五十二千牛,加力推力八十千牛,推力重量比七點五。
這些引數看起來不算很先進,但是卻很適合中國航空發動機工業的現狀,從成本和工藝的角度出發,那麼製造成本就相對比較低,適合改裝二代半戰鬥機。
當然將來要是搞雙發中型機或者是單發輕型三代機,可以進行修改,提升發動機的效能,那就是改進型號了,比如說增加渦輪前溫度,那就要提高渦輪的材料耐高溫的效能,這肯定要增加成本的,包括工藝也是,都是增加成本的。
低成本的中推發動機,如果真的造出來了,那恐怕軍方會非常的滿意,張建設都十分的震驚,他想象不出來,一個學飛機結構設計的年輕人,怎麼能夠設計出這麼好的渦扇發動機方案出來,這絕不可能是隨便編就行的,不說別的就這些引數的計算,必須得幹這個的才懂,而且還有裡面的結構,李曙光確實是繪製出來了,雖然說只是草圖,但是這繪圖的手法,也是十分的老道,甚至超過了他。
宋文聰倒是很悠閒的,內心卻喜不自勝的,看著李曙光在繪製設計方案,看起來有門了,殲七III戰鬥機,如果能夠裝上這麼好的渦扇發動機,那整體的效能可以提升很多啊,甚至是質的飛躍。
張建設忍不住打斷李曙光的繪圖:“李曙光同志,這,這是你想出來的?”
李曙光點了點頭道:“是的,這並不是抄國外的設計,因為現在也得不到國外真正的技術資料,所以我們只能自己來。我想這臺發動機,應該能很好的滿足我們的殲七殲八大改型號的動力需求。”
張建設驚喜萬分地道:“想不到啊,想不到咱們的航空發動機,會是你來幫我們突破,只是一臺中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