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20 (第3/3頁)
青山見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聽到此處,已然放下心。
還有小臣要爭議,王允卻察覺天子心意,“尚書令所言誠乃忠言,老臣急切,思慮不周。”
他一退讓,既顯得忠心耿耿,又顯得心胸開闊,還莫名有一點可憐。
“也不是,”天子下意識出口安慰,“司空忠心耿耿,朕心中明白。”
“陛下信任老臣,老臣必竭誠盡智,雖死無憾。”王允伏拜叩首,然後毫無私心的向天子舉薦賢臣
蓋勳,先帝常嘉其忠勇,可為執金吾,守衛宮城安危。
種拂,名門望族,舊有政聲,可以為太常,掌管禮儀宗廟。
崔烈,幽州名士,朝野俱聞,可為長安令,顯善勸義以牧百姓。
……
凡此之外,更有馬日磾、陳紀、董承等等,或為先帝所重,或是知名天下,只是久久羈縻,未得重用。
方才已推拒了一回老司空的忠心,這些人也並未有不良舊跡,唯崔烈,先生講過,此人的確是名士,只是先帝時買官太尉,故得世俗譏笑。
買官是父親之過,他不能提,劉辯猶豫片刻,見朝中連荀氏所出的御史大夫,也沒有說話,便點頭答應下來。
除了這兩件外,便是向四方派遣使者,昭告天子遷都,以及今年稅賦等事,王允依次稟告,天子也都一一答應。
如此一番,議事結束散朝,時已過正午。
一早未曾開言的御史大夫荀攸,不徐不疾的走出大殿。
“方才殿中,君為何不出一言?董承,行事狡晦,貪財無忌,以財帛邀名,豈可擔任少府之職?”袁渙從身後追上來,質問道。
“董君為先董太后之侄,出身宗室,替天子打理私庫,想來天子也會放心。”荀攸揖手回答。
袁渙怎麼也沒想到他會說出這樣的話,既疑且怒,但對著一個向他行禮的二千石上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