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大明神宗界。
大明百姓:
“可惡,為什麼天道不讓咱們記住那些在朝廷大殿上大官大員的模樣?”
現在在百姓之中,很多人想要發洩中心的憤怒,可是天道不讓他們知道是誰在陷害張居正,現在是想怒罵他們的權利也沒有嗎?
做為一名普通老百姓,在平日裡對於朝廷大殿是一個什麼的樣子,那是連觀看的資格都是沒有的。
但是現在不同了。
現在透過由於天道的畫面之下,普通老百姓們,也能見識到了傳說中的金鑾寶殿了。
但是他們此時最關心是誰陷害了張居正,是誰在操控著他們的言論,卻無法讓人記住,這讓很多人感覺得非常的不滿。
有人冷笑:“這明神宗朱翊均真是薄情寡義的白眼狼,當初若不是有馮保在,說不定他的皇位被換了也不一定。”
“他不敢直接對張居正動手,那是因為張居正的名聲還沒有被他們搞壞批臭。”
“宦官干政,確實是他明神宗朱翊均動手清算最合適的理由,因為這是大明太祖皇帝留下的祖訓。”
“呵!還大明的太祖皇帝,他確實是有過為我等老百姓著想,但他更多的是為了他的朱家江山,以及他的朱家子孫罷了。”
“你沒有看到,張居正說的嗎?藩王不納稅,官紳也不納稅,朝廷的賦稅全壓在我們這些平民百姓身上,百姓也會一貧如洗,就會改朝換代了,他們聽了嗎?”
“就是,張居正明明一心都在為了我等百姓著想,那些人卻是要搞壞批臭張居正。”
有人疑問道:“可是,他們說的也沒有錯啊,張居正的張家整整貪汙了十萬白銀啊。”
“一年下來,我們一家若能有五十萬白銀,也會過得無比舒服了,那可是十萬白銀啊?”
有人反駁:“屁話,張居正是一品大員,三公之首,大明的內閣首輔,被後世人稱為明攝寧的人,整個張家的財產才十萬兩銀子,這很多嗎?”
“其中有很多都是他爹與他弟,收刮而來,這也能叫大貪官?”
“十萬兩白銀,莫要說是大明的一品大員了,就是地方府州官員,一少縣官,他們都不止貪了十萬了。”
“就是,大明王朝在隆慶開了海關,開通海運貿易之後,一共從海諸國就賺取了三萬三千萬兩白銀,這些白銀都到哪裡去了?”
在張居正毀滅大明天下書院時,眾多讀書人與仕林人士,就指責張居正閉塞言路,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