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蝶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中他的手藝,讓他日後專供康泉宮的點心。但因為趙大廚不是宦官,所以仍舊在御膳房裡當值。
趙大廚當即便喜得應下了,送內侍出門時,把身上所有銀兩都摸了出來,塞進了內侍手裡。
內侍不動聲色的把銀子揣進兜裡,才慢慢開口道:“平日裡太后並不愛用糕點,你只需要送些清淡爽口的過來就行。像今日這般,你就要多費費心思,別怠慢了嬌客。”
說完後,他語氣有些豔羨道,“聖人對你的糕點,也是滿意的。”
宮裡人說話都不會太過直接,尤其是未出閣的貴女,宦官們更是輕易不提及她們的名號。內侍把話說到這個份上,趙大廚大致就明白了事情的原委。
原來太后滿意是假,顧縣君喜歡才是真,更巧的是,皇上今日也在場。
作為御膳房的人,他怎麼會不知道聖人登基這一年多時間以來,對吃食方面並不是特別挑剔,所以又怎麼會因為一盤糕點表示滿意或者不滿意?
一切皆因顧縣君而已。
送走內侍後,趙大廚喜得朝康泉宮方向作揖了好幾下,又唸叨了幾句顧縣君的好,才轉身回了御膳房裡。
旁邊人瞧見了,都在心裡暗罵趙大廚會拍馬屁,康泉宮的人都走了,還不忘做戲表忠心。
康泉宮內,顧如玖與晉鞅仍舊是面對面坐著,兩人雖然沒怎麼見過面,但是談起話來卻也不尷尬。
周太后眼看著兩人從書法談到某本雜談,又從雜談聊到某些附屬小國的風俗習慣,最後關於風俗習慣的話題終於還是變成了各地美食討論。
果然不管什麼話題,到了最後,都是殊途同歸。
大豐朝的人,對於探索“吃”文化的精神需求,是刻在骨子裡的。
“據傳清原州的醋魚乃是我朝一絕,宮裡御廚也曾做過這道菜,只可惜我無緣去清原州,也不知道究竟是不是如此。”
晉鞅見顧師妹自從聊到美食就明顯自在不少後,就有意把話題放這方面引,“師妹祖籍乃是清原州?”
顧如玖見小皇帝對各地美食說得頭頭是道,心下感慨道,原來這也是個隱形的吃貨。想到對方半大的年紀,就要承擔起一國的未來,輕易更是不能出京,便有些心疼加同情。
“是的,我聽爹爹提起過,醋魚只有清原州才最地道,離了那裡的水跟魚,怎麼做就失去了原來的味道,”顧如玖說到這,小臉蛋頓時一皺,“只可惜臣女祖籍雖在清原州,可卻是土生土長的京城人士,也是無緣品嚐地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