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魅羽說。
鶴琅想了想,問陌巖:“那這另半個世界,和師父你之前提到的曜武智菩薩去的那個地方,是不是同一個地方?”
陌巖並沒有立刻回答。過了一會兒才說:“這我還不敢確定。這些東西都太超乎我們所知的範疇。”
魅羽等了一下,見沒人有疑問了,就接著說:“他還說了一段話,更加有意思。”
一邊提筆寫,眼角餘光見陌巖若有深意地瞅了她一眼。
怎麼了,以為我光玩兒去了?我可幹了不少正經事兒呢。
放下筆,二人湊過來看,見她寫的是:“微陽乃大陰之本源,肉眼不見洞天。倒行為根,宏微迴圈。人在山中看砂礫,不知砂礫卻含山。”
見二人沉默不語,她解釋道:“我覺得,剛剛說的是世界之大,而現在說的是世界之小。你們有沒有想過,把世界不斷細分,最小的東西是啥?”
鶴琅說:“《毗尼日用》中說,佛觀一碗水,八萬四千蟲。這裡的蟲指生命,那至少要比這些看不見的生命還要小很多吧?”
陌巖點頭。“應該還會小很多很多。”
“不管是什麼,”魅羽說,“按照這段話的意思,在這些最小的事物裡,卻是陽佔大多數,陰占極少數。”
然後又衝陌巖說:“我同意大師兄的推測。你上次講的曜武智菩薩偈,開頭兩句是——大而簡,細而繁;小生大,近含遠。我們從靈寶的銀珠裡見識了這個細而繁。這個小生大,又是什麼意思呢?我這兩天在想,會不會……我、有一個很瘋狂的想法。”
說道這裡,她甚至有些後悔。別等說完了,大家今後都把她當瘋子看了。包括她的愛人。
“我試著講講吧,”陌巖見她躑躅的樣子,說,“你看對不對。我們已知的這個大的世界,是屬陰的那半個世界。而我們這半個世界不斷細分後,每一個最小的組成部分,屬陽。所以呢,可能這每一個小東西,就是那另半個世界。
“以此類推,在那半個世界裡,我們這個陰世界,也許是他們的基本構成物。但是由於他們的規則是反著的,‘小生大,近含遠’,大物是小物的組建基礎,所以我也很難想象。
“但總言之,所謂的陰生陽、陽生陰,前人的理解過於侷限了。真的是陰上有陽、陽上有陰,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陰和陽並非並存的、可以清楚分開的兩物。而是在不同的層面都緊緊糾纏在一起,迴圈往復,無窮無盡。”
有夫如此,婦復何求?魅羽心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