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水三秋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唐劍秋神情坦蕩,雲:“在下知曉。”
唐國棟的情緒有所不定,他甚至不敢相信剛才那話竟然出自唐劍秋之口,這知法犯法那可是死罪!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他本來對唐劍秋有所期待,可如今居然又上這番說辭確實讓他很是失望。
“既然知曉卻又為何明知故犯?”
唐劍秋面不改色的說道:“若是私用賑銀一事下官可以道出解釋,請恕在下愚鈍,有幾個問題想請教唐大人,還望批准。”
唐國棟道:“你且說來。”
“敢問大人,朝廷所謂戰士征伐其故可是為了保朝廷社稷?護黎明百姓?”
對此,唐國棟毫不猶豫的回答道:“那是當然。”
唐劍秋要的就是這句話,他面向唐國棟,憤慨激昂的說道:“敢問唐大人,目前邊關可有徵戰?我大明朝又豈有他國來犯?”
“那倒沒有。”
“正所謂戰亂為人禍,河患為天災人禍,無論天災人禍其受難者莫非百姓,何況地方百姓飽受飢餓慘遭荼毒,
如今這大明朝內仍有一些百姓因吃不上飯而餓死街頭,如今水患橫流,可謂是氾濫成災,而災民更是不計其數,無家可歸,流落他鄉,
而今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巷內餓殍遍野,身為人夫者卻不能保其妻兒!身為人臣卻又不能護其百姓,為人父母卻又不能護其子孫!
如今百姓飢寒交迫,挨餓受凍,家家無米可炊,百姓如過街老鼠一般狼狽不堪,這才淪落異街,請問大人,如此慘狀又與戰亂何異?”
聽到這裡唐國棟的心有所觸動,即便是鎮守於此的官兵也不禁有些難過。
唐劍秋認為這還不算完又將心中所想有感而發:“在下雖未北鎮撫司鎮撫使,理當專利昭獄卻也懂人情世故,
即便在下乃是一介粗人,更身為東城鎮撫,職在朝廷卻則在地方!難民慘狀,慘不忍睹,於心何忍?於情更是不忍!
幾番思索,反覆琢磨,而今災民已成饑民,若是延誤良久饑民勢必揭竿而起形成暴動!一旦亂民暴動則荼靡地方,災禍不免,使我大明子民遭此動亂!
下官思來想去也只好隨機應變,先開糧倉救災民於餓饉,再當面奏鳴身上請罪,即便因此凌遲刀俎又有何懼?悃悃款款,但求大人明鑑!”
說完,唐劍秋帶著那份敬意狠狠地扣了一個響頭以表忠心,正是因為他的仗義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