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水三秋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言風語不必理會才是,但作為兄弟,我不得不說上一句,如今傳言鬧得滿城風雨,你必須在皇上面前表明你的態度才是。”
蘇景非常清楚這謠言之可怕,若是臉皮厚一些倒是可以置之不理,可真正要做到坦蕩可謂是難之又難。
這外面傳出來的甚至還有最讓他無法忍受的,他們竟如此大言不慚的說唐劍秋主動提出去打扶桑賊寇,完全是為了培植自己的私人勢力而辦。
更有甚者為了藉此機會得到陛下的恩寵,更加肆無忌憚,甚至有所倚仗,也好一步登天。
聽聞蘇景之言,唐劍秋卻一副坦蕩的樣子,好似誰也擊不倒的,曰:“多謝蘇大人關心,我做人一向光明磊落,又何須如此?”
蘇景聽了立刻做了一個就此打住的手勢,雖說他在這官場中的歷練不敢說有多深,但相比較唐劍秋,資歷自然是要比他要強的。
“你帶兵打仗,出巡查案可謂是無人能比,可是在這官場上卻還是很難把控,自古文武兩官事不對立,極少數人能做到文武兩官相處融洽,
你終究是武官,喜歡直言不諱,一旦做事衝動起了衝突鬧出不快這下場可想而知?若連最基本的道理都不明白又如何自保?”
蘇景也是真心把唐劍秋當兄弟才會說這些,平日裡即便是會小打小鬧,說上些玩笑話,可在這正經事情上是絕對不會含糊的。
“朝中官員怎麼想的並不重要,皇上怎麼想的至關重要!
所謂伴君如伴虎,即便我蘇家乃是當朝首輔,可在皇上面前卻又不得不謹慎恪守,
唐大人不管皇上對你有多大的信任,你也該做好自保的準備才是。”
蘇景之言,唐劍秋又怎會不明白?他這是想斷絕謠言,大概是有些不甘心罷了。
唐劍秋道:“蘇兄的意思我能明白,就像信王一樣,即便他才年過十二相信對於這治國道理也不會不明不白,
傳言信王從不過問朝政,說穿了不也是為了自保嗎?”
他也不知自己這是怎的,竟在意起了這些事。
面對這種流言就該由著他去了才是,可想要做到置之不理真的少之又少;
只要是有血有肉的人,難免還是會有這樣的情緒。
大概是想到前世種種,即便是當面澄清還是會讓他人心存不滿,俠怨報復!
就算是選擇以暴制暴,仍舊不能服眾,反而適得其反,更是會重演之前的悲劇。
其實明眼人是能看出來的,只要朱由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