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萬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錦娘離開後,韓翊在襄邑城中置辦下的宅院就空了下來,拒絕了錦娘娘家的邀請,他回到了自己的家中,請了三兩個看上去面熟的僕婦白天過來灑掃。
第二天上午剛用完餐食時,錦孃的阿爺就攙著她的祖父過來了。他們如上次那般,驅離了其他人,著自己信得過的裡裡外外地層層把守著。
“好孩子,你說巧不巧,老天爺都在幫著你我呢。你猜發生什麼事了?”老人沒牙的嘴比昨夜笑得更開心,連一點點熬夜的疲憊都看不出來。
與錦孃家的利益糾葛多了,韓翊一時半會想不周全,怕冒然開口猜著的是其中無關緊要的小部分,把頂重要的給漏了,就靜靜地聽著,行著晚輩的恭敬。
“義帝,沒了。”
這可是個天大的訊息。以前在濮陽的時候,韓翊就聽說過,當年項羽跟著他叔父項梁將軍在會稽搶到軍隊南征北戰後,聽從范增的建議,找了了楚懷王熊槐的孫子熊心為義帝。這個義帝,一直為項羽和劉邦穩坐大後方,讓二人無後顧之憂地伐秦,是個了不得的心胸寬廣的君主,也是牽動各方為項羽和劉邦效力的名分之所在。
這個人沒了,天下震動肯定是會有的。
只是韓翊對此事最多的感觸就是惋惜,就算對誰的利益有觸動,最多也不過是那幾個握有實權的諸侯王罷了,實在想不到跟自己會有多大關係。
“孩子,你知道義帝是誰殺的嗎?”老人一句話直指要害。
在家時,韓翊就聽韓平說過,為政者,名分可不是一件小事,“名正言順”,才有可能讓宵小不敢明目張膽地覬覦。刺殺義帝的行為,簡直就是招天下共誅之的絕佳藉口。
蠢,真是太蠢了。
“商隊的人說,是范增與義帝交涉,讓他向天下宣佈項羽才是關中的王。結果,那個義帝也是有骨氣的,他堅持著信義,惹得項羽很是不滿。不過項羽一直隱而不發罷了。
不過聽說,那件事磨光了項羽對義帝最後的一點耐心和表面的尊重。自那以後,項羽逢人便說義帝不過是他和項梁將軍扶上位的牧羊人罷了。亞父還好一點,項羽每次見義帝,都是甲冑在身,佩著長劍大搖大擺的,連對普通人都不如。”
韓翊比較多地觀察過項羽,老人說的,符合項羽的性格和做派。項羽還是莽撞了,他握有天下最大的權柄,要是義帝有事,天下首先想到的,可不就是他不臣的舉動麼?
“後來,他嫌義帝礙眼,就逼迫他南遷。還派了九江王英布截殺了義帝。”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