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發展中的難題7 (第2/3頁)
山高路遠月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家商量來、商量去,總覺得差點意思,這才將目光轉到西岸,然後便看上了農莊場院附近的那處地塊。
說到具體原因,林志剛主要說了兩點考慮。
一是紡織廠的未來發展問題,作為集團的戰略的產業,紡織廠在初期主要以內部供給為主,但從長期來看,可是集團的掙錢大戶。
不管是帆布,還是棉布、絲綢織造,紡織工業肯定是集團優先發展,並寄予厚望的產業之一,用掙錢的角度來看,其重要性僅次於制鐵業。
現在這種光掏銀子不掙錢的局面,維持上幾年應該問題不大,若是十年、二十年都這麼幹,遲早會把家底掏空。
大力推廣制鐵業、紡織業,進而產生鉅額盈利,才是集團發展壯大的根本之策。
以機械製造(包括紡織機械)為主的重工業放到東岸,像紡織廠的這種典型的輕工業,就得另尋合適的廠址建設,以便其能快速擴張。
二是人員構成問題,相比其他以男性為主的工廠,紡織廠的員工主要為女性,如果在一起扎堆,肯定會出各種爛事。
另外,紡織廠的所需的女工,大部分會從務工人員的家屬中招納,這樣的話,一家子都在榆林市上班,對市政管理也極為有利。
基於以上兩點考慮,林志剛、錢斌很快便看上了農莊場院旁邊的那塊地,這才去找符思南商量。
聽林志剛敘述完畢,符思南心中滿是苦澀,按照工業部的說法,湳西農莊能不能保住,都在兩可之間。
不等梁繼盛指示,符思南便發聲質疑起來。
第一,你們的紡織廠擴張,非得放在西岸嗎?能不能像制鐵業那樣,到三亞河,或者臨川河一帶選址去,這樣也方便材料、產品運輸。
第二,人員安置怎麼辦,莊農和女工混到一起,就不會出亂子了嗎?
第三,崖東各處的田地,肯定要以糧食種植為主,這是基本盤,輕易不能動搖,像綿、麻這種經濟作物,農業部這邊僅作少量優質品種的培育,並不會擴張種植規模。
紡織廠需要的綿、麻等原料,不管是近期,還是遠期,都需要依賴外部進口,廠址放到三亞或許更為適當。
第四,你們廠房一建,農莊這邊的住房建設就黃了,總不能把上好的耕地變成住宅用地的吧?
面對符思南的質疑,林志剛連忙回應起來。
相比制鐵業,紡織業的發展還要靠後一些,主要受困在紡織機械的製造上,就憑咱們現在的工業水平,根本做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