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發展中的難題19 (第3/3頁)
山高路遠月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捅破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說來說去,孟慶祥做的是一鬆一緊兩手準備,大的方面粗一點,讓大家放手去幹,小的方面細一點,儘量減少,或者儘快彌補政策漏洞,讓大家別犯大錯。
符思南笑著問孟慶祥,咱們這麼擰著弄,是不是太累了?
孟慶祥嘆了口氣,表示隊伍越來越大,哪能事事省心省力。
一句話逗的大家哈哈大笑。
笑過之後,王海洋建議老孟舉個例子,省得我們這些具體操作者,錯誤領會總部意圖。
相比指導意見,還是後面那條強化財務的意見,更加令人關切。
孟慶祥細思片刻,隨即拿招人一事舉起例子來。
從杜莉、周雄他們運作歸義堂的過程中,其實有一項經驗,值得我們大家學習,那就是靈活掌握招人政策。
首先是把前提把牢了,那就是必須加入歸義堂,才能享受華興人的政策優惠。
前來務工的人員,聽說要剪頭髮,很多人便打了退堂鼓,選擇僅打工,不加入歸義堂。
然後這些僅是打工的人,會有很多限制,尤其是的工分上,比歸義民要差很多。
像這種規則,從歸義堂那邊發出來,各條線都在自覺遵守,由此便讓歸義民愈發感到自豪,而那些沒加入的,好多開始反悔,陸陸續續又加入了不少。
剩下的少數人,其實幹不了多久,就會被清理出去,或者自行離去。
原因也很簡單,那就是既掙不到錢,還要被人歧視,根本就沒有生存空間嘛。
透過這種簡單的差異化,就讓歸義堂的工作順利起來,同時還增加了歸義民的凝聚力和對咱們的信任感。
原本擔心很多人會跑的現象,實際上並未發生。
喜歡華興傳奇請大家收藏:www.xiakezw.com華興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