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高路遠月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依照張作海的想法,此時的燕朝京城就在大陸北方,咱們帶來的玉米、土豆種子又是燕朝緊缺的作物,若是能在北方試種起來,用不了十年,便能成為主糧作物,這樣的禮物,可比那些奇巧物件來的實在多了。
大燕朝人才濟濟,想來不缺目光遠大之人,大家一起推動,不僅能造福千萬百姓,還能傳播華興美名,如此一來,必定能夠收攏民心,只要民心在我,咱們定居燕朝的事情,還不是十拿九穩?
張作海給出的理由,讓符思南無言以對,反而成了被說服的那一個。
趙錦輝頭一次聽老爸如此高談闊論,眼神中滿是欽佩,心中更是暗自佩服,薑還是老的辣呀。
符思南當下二話不說,領著父子二人出了場院,趁著夜色,趕往紅沙村。
現在大家都在備戰,嶽文雍的主要任務是聯絡李樹信、曹洪等燕朝人,白天四處跑動,根本逮不到人,只有到了晚上,才有時間坐下嘮嘮嗑。
符思南等人進屋時,嶽文雍正和曹洪坐在油燈下聊天。
決意赴京之後,嶽文雍便和曹洪住到一起,原本想著多商量商量一路行程,誰知避難百姓來的太多,每天光是處理一些雜事,便已精疲力盡,晚間坐在一起,也是討論明日事項,相比赴京事宜,將避難百姓組織起來,抗擊海盜顯然更為緊要。
符思南等人說明來意之後,原本疲憊不堪的嶽文雍、曹洪二人頓時來了精神,自己這邊淨想著帶些什麼禮物,才能讓那些京城官員、權貴滿意,沒想到農業部另闢蹊徑,從爭取民心的角度,給出了不一樣的解決方案。
對於張作海父子的建議,曹洪心中大為詫異,華興人的想法果真奇特,事事都能想到百姓身上去,這樣的人群,只能用“敬服”兩個字來形容。
待張作海說出幾種作物產量差異時,熟悉實務的曹洪大吃一驚,若是真如張作海所說,那這華興人便是救命的菩薩。
按照張作海的估算,減除農藥的作用,如今作為北方主糧的小麥、稻穀,大概也就二百多斤的畝產量,放到現代,能到四、五百斤就不錯了,而玉米的畝產量很容易就能達到五百斤以上,若是土地肥力好,加上精心打理,達到千斤以上毫無難度,至於土豆,那就更誇張了,起步一千斤,假以時日,精心育種話,達到兩千斤以上,也是有可能的,只不過在口味上,玉米、土豆可能還是比不過小麥、稻穀。
對於張作海的估算,符思南作為農業專家,隨即點頭給予認可,並表示玉米和土豆在燕朝屬於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