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高路遠月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話題轉回到種地上,付滿倉要說的可就多了,種了一輩子田,附近的每一寸土地,他都能說出個一二三來。
當初在湳西農莊幫工的時候,農業部提出兩季稻一季玉米的輪作模式,付滿倉聽著好奇,此時向侯利民詢問起來,一是那玉米的產量真有那麼高嗎?二是這樣輪作,地力能承受的住嗎?
關於玉米產量的問題,侯利民不敢託大,表示得等春後收割的時候,才能最終確定,但肯定比當下燕朝水稻產量高的多。
至於地力的問題,侯利民向付滿倉豎了豎大拇指,不愧是種地老手,眼光就是毒。
之前在榆林港的時候,侯利民也曾和本地土著交流,有說兩季的,也有人表示僅一季便須休耕,第二季的收穫聊勝於無,至於三季輪作,則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說來說去,還是卡在肥料問題上,燕朝沒有化肥,光靠糞肥,根本撐不起三季輪作的耕種之法。
既然付滿倉提到地力問題,侯利民便讓他講講,你們本地人到底是如何進行農業籌劃的?
對於崖州農耕,付滿倉講了兩種做法。
早期的時候,崖州黎多漢少,地廣人稀,百姓僅作一季耕作,在施肥一項上,並不上心,每畝亦能收穫一擔有餘。
待一處地力耗盡,便轉到它處,加上水中有魚、樹上有果、林中有獸、山中有綿,海邊曬鹽,只要略微勤懇,便無衣食之憂。
隨著各處人員漂流而來,漢人漸漸佔據近海良田,部分黎人豪強亦改漢姓,習漢俗,數代之後便自稱漢族,或為熟黎,部分黎人則進入深山,被本地人稱為半熟黎、生黎等。
其實,半熟黎,生黎之中,也有不少是貧苦漢人入山而改,並無嚴格族群區分。
隨著漢人增多,像付家這樣的大戶,不再輕易荒廢土地,而是招引佃戶,深耕細作,才有了兩季稻的耕作之法,即便是這樣,由於肥料供應不足,每季的畝產並無更大飛躍。
實際上,此時的崖州農業,最大的進步反而是地力的維持,透過引進漢人農家肥的製備經驗,有效杜絕了土地拋荒現象。
用付滿倉的話來說,種地一項,首要便是積肥,在這方面,各鄉大戶都極為重視,家中均僱有專門鏟糞的農戶,倒是那些小戶人家,靠著勤勉,能維持一季豐收,便是高手了。
聽付滿倉說起鄉中種田的道理,侯利民心中暗自思忖,大戶之所以是大戶,還是有兩把刷子的,華興人要想帶領百姓度過難關,不拿出些高超手段來,怕是很難服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