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高路遠月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榆林市藤橋區,主要是指從東部合口港到榆林港之間的區域,其中最被工業部看重的,是位於鐵爐港到合口港一帶的海棠灣。
從三亞港出發,往東行走不久,然後折而向北,便能抵達鐵爐港,也就是整個海棠灣的最南端,由此繼續前行數十里,便是海棠灣的最北端,位於藤橋河入海口的合口港。
邵宏銘看上的,就是海棠灣沿岸的大片陸地。
這裡不僅有平整的驛道,還有一條通達南北的河流,叫作郎嶺水,直接在郎嶺水裡側的陸地上建立化工基地,條件絕對優越。
像煉焦、硫酸製備、造紙等重汙染產業,全部都弄到這邊,省得繼續禍害榆林港。
相比化工業對環境的損害,制鐵業就是個弟弟。
鍊鐵放到榆林港屬於無奈之舉,制鐵放到三亞河沿岸,是為了振興港口貿易,而化工業直接放到藤橋區,則是考慮到三亞乃是核心區,不管汙染了那條河,都是大家不願意看到的。
說了說藤橋區的各項優勢,邵宏銘話鋒一轉,開始介紹起化工業的三酸兩鹼來,僅憑咱們現在的條件,最有可能搞出來的,僅為硫酸一項。
至於硫酸的用途,實在是太廣了,目前先在造紙上發揮作用,順便把矽磚製備的問題解決了,再遠一點,嘗試一下蓄電池也是有可能的,總之都放在藤橋區,加上那裡地盤足夠大,絕對能搞出不少“奇蹟”來......。
隨著邵宏銘一通解說,大家的心情再次高昂起來,先不管眼下這兩套高科技設施能不能發揮作用,光是老邵描繪出的化工藍圖,就夠大家興奮一陣子了。
等展飛把午飯張羅過來,大家仍舊意猶未盡地討論著,直接將用餐和開會混到一起,該吃吃,該說說,該問問,求知慾高的令人咂舌。
就連梁繼盛都發聲感嘆,作為管委會領導,基本常識不過關,恐怕很難作出科學決策。
聊到最後,梁繼盛乾脆現場拍板,藤橋區的區長非老邵莫屬,反正就是要權給權,要錢給錢,要人給人,爭取早日把咱們的化工產業搞起來。
孟慶祥第一個舉手同意,凡是能掙錢的買賣,發展部都會全力支援。
待林志剛、符思南表態同意之後,邵宏銘激動地向眾人表示,推動化工產業發展,是他來到新世界的最高理想,今後定會全力以赴,為咱們的偉大事業貢獻力量......。
對邵宏銘來說,區長本身並沒啥吸引力,關鍵是權力管用,能讓他在藤橋區盡情地折騰化工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