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高路遠月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隊。
左右權衡之際,城牆這種皮實、有效的防禦設施,價值就變的大了起來。
像榆林港這種核心地帶,保安團僅放了一個連,沒有城牆這種防禦重器,根本無法保證域內安全。
眾人沿著工地巡視許久,又來到臨榆路拐至打嗥嶺方向的那處大型場院,才發現這裡已經變成一處訓練場,再無任何商業痕跡。
據李文軍介紹,原本位於海岸附近的訓練場,由於設在城牆之外,此時已變成務工人員的臨時居住地,並會進一步沿海岸擴充套件開來,而這處場院,則在整修之後,成為一連新的訓練基地。
隨後,展飛又作出補充。
考慮到榆林港的重要性,市裡的最新規劃,是要把這裡打造成一座工業城市,並進行半軍事化管理。
以這處場院為界,整個榆林港內部的商業設施會集中到打嗥嶺下,由市裡成立專門的商業機構負責運營,並和臨川港那邊的商鋪互通有無。
當然啦,如果工人們有外出購物的需求,也可拿著通行證去臨川港那邊活動,但臨川港那邊的商人想進入港內售賣,則是不被允許的。
涉及到日常生活物資,主要由市裡平價供給,這樣能省去不少麻煩。
至於臨川港那邊,作為榆林市對外交流的一處視窗,也會受到嚴密監視,只有可靠的商家,才會獲得經營商鋪的資格。
說白了,榆林港和對面三亞港的定位完全不同,一個是工業重鎮,必須做到秩序井然,而另一個,則是商業開發區,就要儘可能地放開、搞活,直到變成一處商賈雲集、人流密集的繁華之所。
居於中間的臨川港,只能尷尬地變成榆林市對外交流的一處普通商港,執行有限開放政策,其內部,同樣施行半軍事化管理。
對於這樣的定位,梁繼盛、孟慶祥等人均點頭表示認可,不管三亞港那邊鬧騰成什麼樣子,榆林港這邊必須專注於工業開發,儘快將集團的工業實力提升上來。
說到困難時,許振江這邊的訴求依然是人員不足,為了修這道城牆,他已經儘可能地從三亞調人了,問題是總量就這麼多,各家又搶的厲害,總部這邊,無論如何得想想辦法,進一步加快人員引進力度。
李文軍這邊,倒是對人員沒啥訴求,反而提出火藥一項,何超讓他們不必節省,先保證大家正常訓練,問題是本來就沒多少,他可不敢一下子消耗光了。
戰士們的日常訓練,射擊已經退居第二位,居於第一位的,還是拼刺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