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高路遠月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索中,根本沒有告訴總部的意願。
現在看來,咱們不能總在臨興城待著了,反正大家身上都有具體工作要做,乾脆都到下面去,各自忙各自的,定期碰碰頭就行。
還有就是開會,我看就別擴大了,有些事,咱們幾個決定就行,這也算是一種擔當吧?
眾人再次笑了起來。
嚴格來說,這麼做,多少有點獨斷專行的嫌疑,但在當下這個局面下,卻是當之無愧的擔當之舉。
劉建國有感而發,打趣地說出想法。
他這個辦公室主任,也得沒事多出去跑跑,否則兄弟們都過年了,他還在協調中秋節的事呢。
一句話又讓眾人大笑不止。
最後,梁繼盛提出另一個問題,那就是各條線都有不少好的做法,咱們不來,人家就藏著掖著,咱們一來,個個拿出來獻寶,進而提出各種要求,弄的你不答應都不好意思,像這麼被動的局面,可不符合總部的定位呀?兄弟們。
另外就是各種困難,有些咱們能預料到,還有很多是咱們根本預料不到的,該怎麼解決?僅靠咱們幾個人,怕是無能為力吧。
與其到時被動,倒不如想個辦法,讓大家都能發表意見,而散落在各處的委員們,也能透過解決問題,發揮出委員的作用來。
聽老梁這麼一說,大家頓覺有理,隨即熱烈討論起來。
一通交流下來,有兩項基本任務被確定下來,一個是廣開言路,一個是橫向溝通。
至於具體怎麼幹,大家一致認為,需要有個新機構來推動這件事。
涉及到新機構的設定,眾人便將目光轉向梁繼盛,等著他一錘定音。
為了彰顯新機構的重要性,梁繼盛建議由劉建國統籌負責起來,採用一套人馬,兩塊牌子的模式,推進下一步工作。
至於新機構的名字,還需大家集思廣益,總之要有新意,既不能用現代社會的名稱,以免引起兄弟們的誤會,也不能用燕朝的相關名頭,省得日後找麻煩。
這麼一限制,眾人便有些頭疼,劉建國本來想仿照歸義堂,給新機構起個議事堂的名字,但想想李樹信那問東問西的勁頭,立馬將此念頭打消。
林志剛腦子裡想的是“議事廳”,等梁繼盛說出後話,便覺出有些不妥,索性旁觀起來,反正他一個理工男,也想不啥好名字來。
對於新機構的名稱,符思南腦子裡轉的都是某某協會之類的東西,想想又覺得上不了檯面,乾脆閉口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