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高路遠月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沒用多久,沈頌吉、於嗣昌帶著另外一箇中年人過來,說是他侄子,也就是現在的家主沈護。
從面相上來看,沈護比小叔沈頌吉也小不了幾歲。
面對於家推薦過來的人,沈護表現的極為熱情,同時作出表態,他們在鎮子北邊有一處莊院,圈了大概百餘畝田地,由於地勢較高,只能種些穀子,這次都交給他們,用於新作物的種植。
簡單聊了聊家長裡短,沈頌吉便邀請大家到正堂用餐,等把肚子填飽了,再商量後續事宜不遲。
不管怎麼樣,沈家叔侄的好客之舉,讓來訪眾人如沐春風,心中滿是感動。
宴席之前,沈頌吉帶著眾人將整個宅院走了一遍,林林總總數十座房屋,加上後院的演武場、書院等設施,讓嶽文雍等人大開眼界,面對真正的燕朝世家底蘊,一時間也是讚不絕口。
據沈頌吉介紹,加上宅中僕傭,差不多有近百人在這裡生活。
維持這樣一大家子人的生活,作為家主的沈護,想來壓力不小。
正堂設在水景園林一側,與園林另一側的院牆相對,沿岸除了房屋之外,還有數座亭子,四周綠樹成蔭、中間點綴著不少花木,顯出幽靜、淡雅的精緻格調。
院牆之外,便是整個河下鎮最為著名的狀元樓,專為宣揚沈頌吉祖父的功績而設,其下方的拱形跑馬道,也是沈家專用。
眾人繞著花園轉了一圈,來到正堂時,沈護已在堂前迎候,還有兩名老者在堂中安坐,經過介紹,才知是沈頌吉的兩個哥哥。
作為家中老小,沈頌吉出生時,沈狀元早已冤死京城獄中,其人之事蹟,已為家族長久之痛......。
堂前敘談之時,沈護告訴眾人,此時還在碼頭駐留的客人,他已安排管家帶著吃食前往慰問,還請大家不必掛懷,安心進入宴席。
眾人聽後,又是一陣如潮謝意。
宴席之上,沈家眾人對於立府老先生當年駐留指點之事念念不忘,雖然宅中子弟對科舉並不熱衷,但也因老先生的教導,漲了不少見識,進而個個奮發,才能維持住當前家業不敗。
據沈頌吉介紹,自從六十年前他爺爺冤死之後,沈家在淮安便陷入尷尬境地,一方面要承受府城主官打壓,另一方面,還要防備宵小之徒乘火打劫,好在淮安民眾對沈家多懷感激之情,平日裡維護有加,才讓沈家度過那段最艱難的日子。
自那之後,沈家人曾經迷茫過很長一段時間,不知未來之路該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