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刃天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能死守著規矩,具體的事情在規矩的範圍邊緣,可以靈活一點。做事死抱著規矩,難成大器。今天的事情,也算給老二一點教訓,希望他以後能有所長進吧。
倒不是說承暉帝就看準了老三,實際上對於凡事都願意守規矩的老二,承暉帝心裡更為欣賞一點。
李亨因為事先有所預料,所以並沒有表現的多麼高興,面色平靜的抱手領命後,依舊穩穩的站在那。承暉帝見了,評價又高了一分。
老二老三的這點爭鬥,承暉帝看在眼裡,心裡則並不是太在意。比起他當年,這哥倆的環境好的太多了。
當年太上皇七個兒子,為了皇位狗腦子都打出來了。承暉帝能最終勝出,不是他比幾個兄弟更出色,要說出色,其實當年的老忠義親王才是最出色的。不過話怎麼說來著?活到最後的才能獲勝。其他兄弟為了爭皇位,各個奮勇爭先的,戰場上互相使絆子就死了倆。還有倆成年了還能染上天花沒抗住,還剩下倆哥哥,直接起兵清君側了。一陣戰敗後當場自刎,一個被賜死。太上皇因此大病一場,抗了好幾年覺得不行了,主動禪位。
最高權力面前,父子兄弟都是虛的,但凡有一絲的機會,沒人會讓步的。
承暉帝的兒子有五個,只是他登基後,一直表現出來的就是重點培養老二,現在嘛,要加一個老三了。
反正兩個兒子無論怎麼鬥,現在都別想像以前那樣,直接兵戎相見了。因為這哥倆,都沒有直接掌握兵權的機會,皇帝不給啊。
這也是承輝帝總結歷史經驗的想法,手裡沒兵權的皇子,再怎麼蹦?也造不成反。所以呢,承輝帝是最忌諱掌兵權者與皇子勾搭。
當然了,賈璉是個例外,這廝表現出來的是對兵權的嫌棄,每次都是回京第一件事,交兵權。即便如此,因為賈璉與李亨有一定的接觸,神機營就被拆分了。想到這個事情的起因也是賈璉,承輝帝不禁暗暗拿倆兒子跟他比,比了之後心裡一陣苦澀。好在將來當皇帝有大義名分,問題不大。
處理完事情,承輝帝把忠順王等人叫來,訓斥一番,交代一番後,讓他們幾個回去了。
至於老二老三,承輝帝也直接打發了,有的事情教不會的,得自己悟。
晚間承輝帝回到後宮,直接去了周皇后處,老夫老妻的見面沒那麼多繁文縟節,坐在一起閒聊時,承輝帝提起了宗人府的事情。
周皇后聽皇帝把事情經過詳細說完,很是感慨道:“兩個都是好孩子,都想為陛下分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