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有一人前來辯經 (第3/6頁)
御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也是一種發財的方式,主打的就是一個資訊差。
這波事件中,有一個宦官的黨羽叫做張成,他從宦官處得到訊息之後,就讓自己的兒子蓄意殺死了跟自己有仇的人,然後底氣十足的放任兒子入獄,等待大赦,再迎接回自己的好兒子。
結果這件事情被河南尹李膺知道了。
李膺是朝堂老臣了,素來和宦官勢力不睦,此前就和宦官多次鬥法,雙方打得有來有回,這件事情發生後,李膺很快得知了張成父子背後的靠山和這件事情的始末,大為惱火。
可就在他準備動手之前,桓帝的大赦天下令頒佈了。
眼看著張成父子就要逍遙法外,李膺怒從心中起、惡向膽邊生,頂著大赦令堅決處死了張成的兒子。
與此同時,在地方郡縣做出這般事情計程車人官員也數量不少。
之前地方郡縣多有宦官子弟、白手套違法亂紀,或者殺人越貨,或者奪人產業,都做得很囂張,結果大赦令一下,全都無罪釋放了。
這能忍?
這些士人官員也就和李膺一樣,怒從心中起,惡向膽邊生,頂著大赦令,把和宦官關係近的一些犯法者處死了很多,還沒收了他們的家產,來了一次激情對攻,把不少宦官的家底子都給打沒了。
不少宮廷宦官的本家,或者是在外地購置的土地、積累的財富被一波流全部帶走,半輩子的積蓄就這麼沒了。
那可是未來的養老錢啊!
宦官們能忍?
他們立刻向桓帝報告這件事情,向桓帝哭訴,又讓張成的弟子上書誣告李膺,算是對士人徹底宣戰。
桓帝也不是傻子,從這件事情裡他也看出了宦官們的不良心思,但是他更加註重的是從中央到地方計程車人官員的集體抗命。
他頒佈聖旨,要天下遵守執行,這是正當程式。
而那些士人官員違背大赦令執意殺人,那是光明正大的違抗聖旨、違背政治規則,公開打桓帝的臉。
事情到了這個地步,已經不是宦官和士人之間的矛盾,而是皇帝和臣子之間的矛盾,但凡是個有點火氣的皇帝,都受不了自己的權力被挑戰。
今天違背大赦令,明天是不是就要造反推翻朕這個皇帝?
桓帝為此大怒,採納了宦官們的建議,著手對士人進行全面打擊。
宦官縱使有千般錯誤,但是有一點特別重要——他們聽話!
第一次黨錮之禍就此爆發。
太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