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弟子可不僅僅只打算做一個縣令 (第5/6頁)
御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要原因倒不是天災或者是饑民衝擊啥的,司隸和豫州的饑民並沒有大規模向關中遷徙,主要是朝廷從弘農調走了很多糧食去賑災。
便宜老爹袁逢也給袁樹來信,說朝廷也計劃從三輔之地徵調糧食去賑濟災民,情況一旦不妙,出現災民造反、衝擊官府,甚至還要出兵鎮壓。
袁樹對此倒是毫不奇怪。
自古以來老爺們賑濟饑荒就是兩手準備,一是用糧食,一是用刀,綜合來看,在不少老爺眼裡,用刀賑濟饑荒的效果最好,一了百了。
誰又在乎那些饑民們到頭來也只是想吃一口飯呢?
這幫老爺們但凡做點人事,甚至稍微擬人一點,都不至於讓局面破敗到這個地步。
有了袁樹的要求,最新的訊息總是以最快的速度從弘農那邊送過來,也得以讓袁樹等人知道關東那邊的情況。
三公巡視開始了,餓死的人也越來越多,饑荒越來越嚴重,不論投入多少糧食進去彷彿都是無底洞。
最後還是太尉陳蕃提出應該遏制一下囤積居奇的商人,並且親自誅殺了十幾名囤積居奇的商人,開倉放糧,情況才有所改觀。
而由此,袁樹和盧植等人也意識到了,這場所謂的饑荒到底有幾分是天災、幾分是人禍。
只是可惜了那諸多性命,在這充滿勃勃生機的季節淪為餓殍,就那麼死了。
等時間到了五月,長安城糧價上漲的訊息也傳來了,五陵之地的糧價應聲上漲,其中以平陵和安陵上漲最多,幾乎翻倍。
而糧價上漲的訊息也進一步加劇了恐慌情緒。
人們都被饑荒給嚇怕了,被餓肚子的事情給嚇壞了,一聽到糧價上漲,立刻不要命的出門購買糧食。
由此造成擠兌和糧價的進一步上漲,流言蜚語滿天飛,什麼百萬饑民將要入關,糧食價格即將暴漲,各地糧食儲存不足等等。
各地官府為此焦頭爛額,難以應對,甚至就連便宜老爹袁逢也難以應對。
長安城因為人群聚集,更是各路流言蜚語的中心集散地,長安城的糧價為此被衝擊的一浪還比一浪高,到處都是爭搶糧食的人,還為此出現了踩踏、傷人乃至於死人的事情。
在這一陣糧價上漲和瘋搶糧食的滔天巨浪之中,唯有茂陵縣的狀況較為穩定,彷彿滔天巨浪中一塊穩如老狗的礁石。
倒不是說茂陵縣的人素質有多麼好,有多麼的睿智、鎮定,無懼流言蜚語。
而是茂陵縣有袁樹這頭幼年體神獸坐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