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最大的糧食難題 (第3/4頁)
一念紅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雖然真假無從考證。
但卻讓段純的腦海中,立刻生出了一個新的想法。
想到了就去做,他可不能浪費時間。
袁爺爺花費了十餘年,才找到了水稻的新型植株。
那麼自己必須儘快去做。
不能浪費一丁點兒的時間。
可現在,水稻揚花期已經過去,只能等明年再來開啟這個計劃了。
段純心中有些失望,剛準備轉身離去。
卻發現稻田中有不少老兵正在裡面忙碌著,似乎是在捕捉蚊蠅。
“老人家,您在忙什麼呢?”
段純笑著大聲問道。
“屬下拜見少將軍。”
“屬下等年老體衰,鐵匠鋪幫不了什麼忙。”
“就來田間抓抓蟲子,確保今年秋天的糧食呢。”
一位年齡超過五旬,但是看著如同七旬老翁的老兵恭敬回答道。
“老伯上來吧。”
“晚輩有些事情想要打聽打聽。”
段純伸出手說道。
“少將軍無需客氣。”
“屬下自己能上來。”
老農笑著一個縱躍便跳上田坎,向段純抱拳行禮。
“老伯免禮。”
“咱們這兒的農莊,一年下來能畝產多少斤?”
段純笑著問道。
隨著他的一番詢問,老農知無不言。
卻讓段純感覺到越發無語了。
這座農莊雖然緊靠著河谷,也沒什麼自然災害。
但是在這個時代,不僅是植株產量的問題。
還有土質和害蟲的影響。
一畝稻田,僅僅只有三百多斤的產量。
剛開始,段純認為三百多斤的每畝產量已經很不錯了。
可是仔細一詢問就嚇了一跳。
因為這個時代的一畝田是大畝,跟現代的一畝田差距很大。
也就是說,這個時代的一畝田,相當於現代的將近兩畝田!
畝產還不到兩百斤!
對於這個資料,段純以前可是接觸過的。
在明清時代,我國的畝產也只有三百六十斤左右。
這個時代的糧食產量,簡直是低的令人髮指!
“少將軍,您也對稻田感興趣?”
老農跟段純聊了一會兒,好奇的詢問道。
“晚輩不是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