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天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卻也好得有限。二人又不是什麼大戶人家出身,這些年讀書全靠一家人咬緊了牙關供應。徒費銀錢卻不能考中府試,家中必有怨言。如此倒不如將銀子攢到下一回更有希望時。
可是就這麼灰溜溜地回家,二人也不甘心。不妨留下來繼續參加覆試,試試自身成色如何。
萬一——二人心中有個念頭——萬一覆試進步巨大,未必就要放棄府試。
其餘幾人並不打算棄考府試,
卻有心爭取更好的名次,便不約而同報考了覆試。
話題輪了一圈,最後發現,不打算再參加覆試的,只有徐守文與謝拾二人而已。
後者得了周知縣欽點,不打算覆試浪費時間。前者純粹是出於懶惰——既然已經取得府試資格,何必搓磨自己!枯坐一日,不敢喝水也不敢如廁的滋味,可不好受。
此言一出,眾人大感贊同。
只要不是受虐狂,想必都不會喜歡考試。像是縣試這般一場只考一天,已經很是不錯。據說鄉試一場三天兩夜,考完從考場中出來,只怕人都餿了,細思令人生懼。
“醒醒!若真有考鄉試的那一日,想必都喜不自勝,哪裡還會畏懼應考艱難?”
謝拾一番話令眾人瞬間從頭冒冷汗的遐想中清醒過來,你望望我,我望望你,都是哭笑不得:“謝兄說的是。童試都不曾中,你我倒是先操起了秀才相公的心。”
——膨脹了,簡直太膨脹了。
對在座十人而言,能中秀才都是天大的喜事,更何況是秀才考舉人的鄉試——許多人這輩子都不知有沒有機會能夠參加呢!
一時間畏懼全消,眾人心中只剩嚮往。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鄉試對眾人而言尚且遙不可及,反倒是四場覆試已近在眼前。
正場放榜兩天後,覆試開考,覆試第一場為初覆,第二場為再覆,後兩場為連覆。
初覆試題一般是四書文一篇,《孝經》論一篇,以及默寫本朝《廣訓》百字——若說《大齊律》是以森嚴的律法管理百姓,那麼《廣訓》便是從道德風尚上引領百姓,其中大體規定了十六條公序良俗,記背簡單,朗朗上口,默寫幾乎沒有難度。
初覆放榜後,排名變化不大。
此後幾場考試內容愈發自由,幾乎都是由主考官做主,不同州縣的情況不一。
其他人參加覆試時,得了自由的謝拾與徐守文並沒有浪費時間。二人在院中日日溫書,時不時互相出題考較,一如從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