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大人何故發笑? (第2/4頁)
傲骨鐵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王朱盛蒗乃是大明宗室,崇禎十六年被張獻忠的軍隊所擒,後來趁看守鬆懈逃出,輾轉來到湖北後一直在郝搖旗軍中堅持抗清。
那邊張天望卻提出不同意見,他道:“未必就是安東王,也有可能說的是韓王和通山王。”
通山王朱蘊釨同安東王朱盛蒗一樣都是在郝搖旗軍中堅持抗清的明朝郡王。
韓王朱璟溧則是明太祖之子韓憲王朱松的九世孫,順治五年山西反清運動風起雲湧時,他被義軍首領虞胤、韓昭宣推舉為“韓王”,作為復明運動的號召。
山西義軍兵敗後,朱璟溧逃到湖廣的明軍控制區,大概在永曆十年左右被郝搖旗繼續奉為韓王以延明祚。
雖然這個朱璟溧並非崇禎朝冊封的韓王世子,弘光、隆武二朝同樣也沒有承認他這個韓王,永曆朝廷考慮宗藩凋零,譜系紊亂,且朱璟溧極得手中有兵的郝搖旗敬重,出於策略考慮便承認了朱璟溧的韓王封號。
也就是說永曆天子被吳三桂勒死後,明朝在中國大陸仍有一個親王、兩個郡王在夔東堅持抗清。
在此之前,同王五上輩子世人普遍認知不同的是,清軍入關後因為抗清而殉國的明朝親、郡王多達百人。
宗室更是數不勝數。
完全不是所謂的酒囊飯袋、膽小怕死的廢物。
親藩殉國的有魯王、蜀王、周王,秦王、益王、義王、岷王、榮王、楚王、晉王、吉王、徽王、昌王等二十八人。
郡王有阜平王、奉新王、靖江王、華陽王、義陽王、永壽王、崇信王等九十五人。
很多宗室的名字過於生僻,殉國之後甚至連名字都無法流傳下來。
且這些殉國的明朝宗室大多沒有被清廷修入所謂《明史》,也嚴禁民間為這些人編傳,導致後人在朝鮮、日本、越南乃至海外各國流傳的諸多南明史料中方才知道這些英雄的存在。
悲。
有了明確的指向,接下來自是開始分析。
張天放提出一個可能,就是郝搖旗得知永曆天子殉國後,可能為了延續明祚擁立了在其軍中的某位親、郡王為天子。
麻思忠不排除這個可能,他猜測道:“如果益國公真的擁立天子,極有可能是韓王!”
王五認同麻思忠的說法,畢竟韓王是親藩,比安東王和通山王這兩個郡王要親貴。
只是這些分析都是基於猜測,這兩年大夥誰也沒聽說郝搖旗擁立天子,否則早就傳開了。
許德義估摸道:“會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