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實在就因為這樣的愛情太珍稀、太寶貴,值得以身相殉之故。
珍稀的東西雖然彌足珍貴,但畢竟不能滿足需求,何況其中又難免“偽劣產品”?更何況,有條件狎妓的,非官即商,非富即貴,不是王孫公子,就是才士文人,與一般小民無緣,而有可能在青樓中真得情愛者,更是屈指可數。又更何況,狎妓畢竟只是男人的事,與女人也無緣,而女人較之男人,其實更需要愛情。中國傳統社會的婚姻既然是“無愛之婚”,而妓院又只能提供片面和虛假的愛情,那麼,愛的衝動便只有另尋出路。
這就是所謂“妓不如竊”。
“妓不如竊”,又叫“妓不如偷”,也就是“狎妓”不如“偷情”的意思。偷情為什麼最令人嚮往呢?就因為“偷”來的往往是真東西。在中國傳統社會,娶妻光明正大,納妾合理合法,狎妓也被容忍,甚或視為雅事,傳為佳話,惟獨偷情要擔風險。如果冒了天大的風險,“偷”來的竟是“假貨”,豈不失算?實際上,欲偷情者,大多是真心喜歡對方,而對方如無真意,也大多不會冒著風險去答應。偷情決不像狎妓那樣不負責任,而是雙方都要共同承擔風險。要言之,狎妓要花錢,偷情要冒險,兩相比較,當然是“冒險”所得,要比“花錢”所買來的放心可靠,何況這險,又是雙方共同去冒的?
偷情讓人嚮往,還因為它是惟一真正的自由戀愛,惟一真正的自主選擇。妻子是父母和媒人選的,所以最難產生愛情。妾就要好一點,多少有了點主動權,不再是“娶媳婦”,而有可能是“找愛人”了,所以“妻不如妾”。但是納妾仍然要“報批”,遠不如將婢女“收房”來得自由,所以“妾不如婢”。然而納妾和收房,又都只是單方面的主動,當然比不上雙方的主動,所以“婢不如妓”。不過狎妓雖是雙方主動的行為,無奈這種主動的背後有金錢驅使,就不大說得清是“主動”還是“被動”,還難免帶有做戲成分,哪裡比得上雙方冒著風險的偷情?所以這才有了最後一句話:“妓不如竊”。
從“妻不如妾”,到“妓不如竊”,其中有性也有愛。但即便只是性,也總是主動比被動有趣。對於女性,就尤其如此。
在中國傳統社會中,女性是最無戀愛自由的。丈夫是父母和媒人指定的,又無權納男妾、收男婢、狎男妓。這樣,傳統社會中的女性,要想體驗一下戀愛的自由,性愛的自主,自己給自己當一回家,作一回主,惟一的途徑,就是偷情。所以,在偷情的案例中,女性主動的事例屢見不鮮,層出不窮,其原因,多半就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