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見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什麼事?”劉辯不由得傾近身。
“一件,是免今年一年百姓賦稅,咳,”荀柔清了清嗓子,“另一件,便是重振太學,臣這幾日會將陳條寫好,陛下先背下來,到時候即使不能全部背出,能說出幾條,過後再補充也可以陛下?”
只有幾個月性命了,這時候還發呆!
不會真到董卓入京,他還把劉辯撈不回來吧?
先生的眼睫真長,眼睛真好看,面板真白……劉辯忍不住走神,瞬間被喚回來,連忙點頭,“我都聽明白了,先生放心。”
行。
先這麼著。
接下來才是他今天來之前,就準備好的。
荀柔從袖中掏出一卷奏章,“請陛下封黃門侍郎荀攸為冀州常山郡太守,拜孝廉荀彧為尚書郎,封聲射校尉荀棐為青州樂安郡太守,許其帶本部兵馬前往平叛。”
“此中,確有臣之私意,但臣可以保證,我所舉薦之人,才能都足以勝任其職,平定一方,恪盡職守,忠貞愛民。”
今日繼位典禮,由太尉親自將傳國玉璽遞給劉辯,這玩意現在就在殿裡,再被收起來就拿不著了。
知道董卓要來,還可能禍亂潁川,他自然要先把全族搬走,知道大侄子看著沉穩,實則是熱血沸騰好青年,自然要先安排他出京。
堂兄……他現在要敢給堂兄安排個縣令,荀文若恐怕敢棄官給他看。
所以,先留堂兄一個,將來再安排也容易。
至於他自己……荀柔自嘲一笑。
無論成敗,他都不能走的,在劉宏讓他成為太傅之日起,他就不可以逃走。
荀氏,豈能出一個“深受皇恩”,卻丟棄天子的太傅?
他的戰場,就在這裡。
第114章 武冠鶡尾
走出德陽殿,荀柔袖著蓋了傳國玉璽的書卷,被熾烈的陽光耀得眯起眼睛。
德陽殿陛階高兩丈(接近五米),位於北宮之端,整個雒陽皇宮中心,居高臨下可俯瞰整個宮殿。
背後是北宮,天子居所,往南,經過複道,通往南宮,也就是整個漢朝行政中心。
複道上有頂簷,兩側有高牆,中路狹窄不見天光,一共三條,中間御道供天子車架,兩側則為群臣與宮人走步,兩廂十步設一衛士,兩側有門,可謂易守難攻,將皇宮分為南北兩半。
複道中守衛的禁軍由蹇碩統領,也難怪今日何進不敢入宮。
就這樣的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