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見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快眼看書www.kyks.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論砌磚鑿石,還是鑄臺抬梁,他都願意幹,並且請一定讓他見天子一面,這是他畢生唯一的請求。
雖被雒陽公卿當做邊僻之人看不起,但董卓手下筆桿子的文章水平,並不輸雒中名士。
當聽說吳匡二人出奔,荀柔就知道,董卓入城擋不住,但他沒想到,董仲穎比他想得還要狡猾,還要有政治頭腦他選擇了最理直氣壯、光明正大、無懈可擊的辦法。
有理有利有節。
吳匡等人的頭,讓這篇本來就情意款款的上書,增加了說服力。
當上書被郎官念出之時,有些感情充沛的公卿,甚至感動得當堂灑淚,何太后更是垂淚連連,當堂呼之忠臣。
以此為節點,部分公卿轉變了立場,認為就算放董卓進城,也並無不妥。
理由也充分
將為國百戰的忠臣一直拒之城外,尤其還是位邊將,恐怕會寒軍中之心,更進一步,可能會對大漢邊境穩定,造成影響。
況且,董仲穎看上去,真的是忠臣啊。
盧植、曹操、張溫幾人的反駁,在龐大讚同群體面前顯得軟弱無力,只礙於盧植與張溫的政治地位,以及袁家今天安靜如雞,暫且僵持。
御座上的劉辯,在頻頻望他,但他此時卻不能說話。
他也在猶豫。
一方面,他並不認為,有朝廷下令,董卓就會乖乖走人,另一方面,公卿們的理由也並非不合理。
如今漢朝的問題,不只是雒陽城中。
王匡不說,張楊與張遼都是邊將,當他們帶著徵招的軍隊回來,見此情況,真的會堅定的站在朝廷一邊?
東漢朝廷一向蔑視邊地之人,以為其粗獷無禮,這種做法,是很傷人的。歷史上,張遼到底為何投到董卓麾下,他並不清楚。
經過何苗被殺,對待記憶中的歷史,